随着航空港经济实验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河南自贸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的加速推进,更多的平台、政策、资源、要素不断向郑州汇聚,作为主城区的二七,必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有更大的作为和更大的担当。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2017年郑州市二七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如下: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十五届政府任期内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内在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向更高水平、更大台阶阔步迈进。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3.5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5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2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4.9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2.3亿元,年均增长7.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549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29元,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我区连续3年作为全省唯一市辖区,跻身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双百强”,并成为首届“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
发展势头蓬勃强劲。始终以“强投资”为总引擎,强力推进选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累计引进127个“四力型”项目,总投资4202亿元;累计运作40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50亿元,114个重大项目实现竣工投产。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等一批优势消费中心加速形成,郑州CSD、郑州华贸中心、红星美凯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万科、建业、绿地等国内龙头品牌企业纷纷签约入驻,全区呈现出锐不可挡的强劲发展势头,连续6年被评为“郑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发展活力日益增强。持续深化改革,规划、土地等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强势迸发。实施规划提速提质工程,构建了一个总规统领,三个区域规划支撑,具体项目规划全覆盖,专项规划相互补充,多规合一的规划新格局。积极推进土地“六统一”改革,累计上报土地2.37万亩,批回2.42万亩,征收1.85万亩,供应9413亩,完成存量闲置土地整治9632亩、城中村国有土地确权运作8629亩,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不断提升。认真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资金运作模式,累计运作资金436亿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产为基、转型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产业园区载体作用凸显。二七新区村庄改造基本完成,土地、规划实现全覆盖,累计运作36个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6亿元,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循环路网体系,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连续3年跻身全市“两强”组团新区。马寨产业集聚区入驻康师傅、花花牛乳业等重点工业企业340家,食品制造业比重由45%提高到71%,连续2年被评为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连年进入市“五强”、“两快”产业集聚区。二七特色商业区传统商贸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商贸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连续3年位居全省特色商业区“十强”。樱桃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荣获“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高端商贸、现代食品制造、生态文化三大主导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占全区总量60%以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起步,河南网商园、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等一批电商载体强势崛起,京莎鞋业电商产业园等一批“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项目示范作用明显。“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比重逐年提升,“U创港”等创新创业载体活力显现,商贸物流、养生养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主业突出、链条完整、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品质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次产业比重达到99.9%。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14家,建成企业研发中心61个,帝益肥等4家企业挂牌上市,全区专利授权量高达5624项,获得科技进步奖项70余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72.8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品质发展,城乡形态风貌发生新变化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以“六个切入点”为抓手,突出抓好大棚户区改造,绕城围合区域以内村庄改造基本完成,全域城镇化大头落地,城镇化率由73%提高到92%,建成区面积超48平方公里。启动了65个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安置房1250万平方米,回迁560万平方米,10万群众搬入新居,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初步形成了老城区、新城区、田园区“三区融合”发展的城区形态,我区连续5年被评为“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
城乡功能日益完善。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城乡功能承载力不断增强。新建城乡道路71条,通车里程123公里,形成了“十三横十三纵+微循环”路网体系,带动一大批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建成使用。积极配合市政重点工程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京广、陇海、三环快速路等“畅通郑州”重点工程已建成通车,轨道交通3号线、5号线附属物征收基本完成。新建停车泊位5万多个,安装26公里道路硬隔离设施,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建3个区级、13个居住区级便民服务设施,“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体系逐年完善。
生态质量不断改善。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紧抓不放,共拆改155台、752蒸吨燃煤锅炉,创建40平方公里禁燃区,重点区域周边3公里范围内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全区各类工地基本达到“七个100%”标准,城区道路基本实现“五净五无”,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特别是2016年,全年优良天数达到159天,PM10年均浓度为136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超额完成年度控制目标,优良天数和年度综合考评连续2年位居全市第一,被评为“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单位”、“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单位”。新建7个游园、3个综合性公园,完成“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绕城高速二七段8公里生态绿化、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共673万平方米绿化种植。积极做好金水河、贾鲁河、尖岗水库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河道清淤、水质净化、排污口整治,全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形象大幅提升。坚持“建管并举、城建为民”,积极开展城市管理飓风行动、精细化管理20项重点工作,大力实施街景整治、窗口区域形象重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清洁四项工程,对城市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进行精准化整治。德化步行街、二七广场周边、河医周边等重点难点区域整治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连续3年被评为“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改善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累计支出8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4%,年均增长11.5%。全面落实低保、困难救助、优抚等各项基础保障政策,连续5次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贴1.53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就业培训2.2万人,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申请小额贷款6亿元。积极推进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基本完成“五险合一”并轨运行。新农合参保覆盖率达99.8%,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682元,最高报销限额达50万元。新建公共保障性住房20725套,基本建成14800套,发放廉租补贴351万元。建成21个“四级养老”服务机构,为1万多名高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为205户“失独”家庭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在全区成立了18个慈善工作站、159个慈善联络站,被中国慈善联合会授予“2016年度推动者”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六名工程”,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7所,新增学位3.96万个,创新“多彩教育”模式,有效缓解了“上学难”、“择校热”等问题,被评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建成卫生服务中心15个、服务站20个、乡镇卫生院2家、村卫生所47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不断优化出生人口跟踪服务,被评为“全国首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新建综合文化站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9个、电子阅览室91个、农家书屋23个,实现了三级公共文化网络全覆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胡佩兰、“陇海大院”爱心集体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马昕、方秀云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地方志、粮食、人防、法制、档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社会环境更加安定。深化“长效机制”建设,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一批“看得见管不住、管得住看不见”的民生问题。严格落实信访稳定“四包一”责任制,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区矛盾纠纷调解率和上三级信访案件按期办结率均达100%。以“平安二七”建设为抓手,健全视频巡逻防控网络,创新实施“六个联动”,全区公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大幅提升。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扎实推进,非法集资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监管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和“打非治违”行动,加大消防、煤矿、建筑、危化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全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区,政务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
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扎实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政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745件,办复率100%。全面深化“五单一网”改革,编制政府权责清单7406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104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6项,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1649件,办复率100%。建立了“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建立台账、督导检查、兑现奖惩”的工作推进机制,政府工作效能持续提升。加大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的监察审计力度,保证政府资金运行安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风雨同舟、化危为机、阔步前行,共同铸就了二七前所未有的辉煌。今天的二七,已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正以崭新的面貌,在科学发展、品质发展的征程中奋勇前行!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历届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和社会各界朋友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和广大投资者、建设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机构以及驻区部队、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压力和问题,主要是:主导产业层级比重和发展品质不高,新兴产业规模亟待做大,产业升级步伐仍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和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民生诉求日益多元化,社会治理能力亟需提升;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服务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等。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二、未来五年工作展望
未来五年,是深入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区打造“三个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的关键时期。随着航空港经济实验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河南自贸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的加速推进,更多的平台、政策、资源、要素不断向郑州汇聚,作为主城区的二七,必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有更大的作为和更大的担当。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和区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思路、发展重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坚持“两个导向”、“十二字”工作方针,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统筹做好“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为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我区的主要目标是:
——“品质二七”效应凸显,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经济持续保持在年均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亿元以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主导产业比重达到65%以上,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活力涌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以上。经济规模效应、产业品牌效应、城区辐射效应大幅提升,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的位次不断前移,综合竞争力迈入全国城区第一方阵。
——“田园二七”效果呈现,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路网体系更加健全,水电气暖等公共配套设施全面覆盖,群众出行、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城乡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宜居水平明显提升,城区常住人口达到90万人以上。生态建设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南部水域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公共绿地覆盖率达到45%以上,使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常态。
——“温暖二七”影响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幸福感明显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救助、帮扶、慈善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三区融合”形态日益完善,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形象风貌显著提升。老城区发展品质大幅提升,二七商圈、火车站商圈、河医商圈、中原路大学路黄金十字架产业带等区域功能中心、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百年德化历史文化名片进一步打响;新城区产城融合水平大幅提升,绿地总部经济产业园等25个重大产业项目影响力辐射力不断呈现,产业集聚地、就业集聚地、创新集聚地的作用更加明显;田园区发展潜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在田园区居住休闲、在新城区工作就业、在老城区购物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时尚,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的形态基本形成,服务带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极核作用明显增强。
——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政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更加安定团结、文明和谐。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值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城乡居民收入均增长8%,节能减排、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