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产业升级创优势,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坚持把四个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调整升级的主战场,用足用活全市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加速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推进主导产业升级转型、新兴产业培育聚集。
着力推进二七特色商业区形象塑造、品质提升。以打造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商业文化展示区和国际商都核心增长极为目标,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业态升级、环境优化,不断提升发展品质。加快实施“百年德化文化复兴”工程,围绕德化步行街重塑提升、二七广场文化中心等十大项目,推动形象提升、街景整治、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和业态升级,打造全市历史文化传承名片。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完成郑州中央商务区、欧洲时尚中心、普乐天地等项目手续办理和附属物征收,力争华润二期、金博大城扩建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促进铭都国际等项目建成运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商贸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依托友谊大厦、亚细亚大楼等楼宇资源,搭建二次招商平台,招引国际一线品牌入驻,打造中原时尚消费体验展示厅。
着力推进二七新区产业植入、产城融合。以建设城市次中心为目标,围绕高端商贸、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生态文化“四大产业”,加大选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力争华侨城金水源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万科水晶城等重大产业项目尽快落地,重点推进“双城双塔”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郑州CSD、盛润运河城国际广场等16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红星美凯龙等7个项目竣工运营。积极支持河南网商园、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等电商载体做大做强,加强与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提升电子商务品牌效应、集聚效应。抢抓河南自贸区建设机遇,积极开展精准选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高端、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
着力推进马寨产业集聚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打造郑州高端制造业基地。实施“引进来”战略,围绕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华瑞星云国际大数据产业园、中物科技园、华夏幸福科技小镇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苏宁物流园二期、帝益生态产业园等项目及早开工,花花牛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新大方重工等优势企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对接,参与全球化国际合作。主动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全面淘汰僵尸企业、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鼓励优势企业增资扩股、扩大产能和技术革新,促进企业向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销售转型,培育5家以上高成长性企业。
着力推进田园区自然和谐、“三生”融合。按照“一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五年大变化”的要求,加强与建业、万科、融创等企业对接,高标准做好足球小镇、健康小镇、禅意小镇等项目规划编制和产业设计,将产业培育、民俗文化、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加快村庄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明确路线图,制定时间表,建立工作台账,全力以赴推进田园小镇建设。加快樱桃沟国际艺术村、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及博物馆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生态林、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的保护、改造和提升,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二)深化开放创新增实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坚持把开放作为在经济下行情况下抢占制高点、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把创新作为发展动力转换、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路径,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能。
持续扩大开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定位,突出高端产业、高成长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筛选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和标志性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制度,采取提前研判、主动对接、敲门招商、持续跟踪等形式,争取引进“四力型”项目5个以上,新签约产业项目20个以上,全年招商引资合同额600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加强与北京66个计划外迁产业园区对接,力争承接一批产业园区、产业项目转移。强化二次招商,依托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等资源,紧盯企业总部、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开展二次招商,打造一批“亿元楼”、“千万楼”,力争引进20个以上品牌项目。
持续强化项目攻坚。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优化结构、促进发展的总引擎,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奋力推进年”行动,健全项目例会推进、专项督查、定期观摩等机制,对梳理出的绿地总部经济产业园等150个重大项目,明确目标、明确时限、明确责任,集中力量强力推进,力争全年完成项目投资440亿元以上。对万科水晶城等已签约项目实行台账管理、跟踪服务,进一步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政府投资规模,重点推动生态环境、安置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和社会民生项目建设。
持续深化要素保障。坚持把规划、土地、资金等要素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全力以赴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动力。提升规划品质,以国际化的水准和思维,加快侯寨总规、田园区概念性规划编制报批,以“工匠”精神将每个项目规划精雕细琢,确保中央商务区、兑周等11个项目控规获批,实现重点区域控规全覆盖。推进土地运作攻坚,积极研究国家土地政策,创新梯次运作、科学有序、保障重点的土地运作模式,力争全年实现报地2000亩、征收2500亩、供应2500亩以上。增强资金保障能力,运用政策性引导基金和市场化手段,吸收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全区建设,强化资金运作管理,健全“借、用、管、还”的良性循环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财政运行风险。
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围绕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引进,推进创新资源向二七汇聚。继续落实创新创业配套扶持政策,支持“U创港”等创新创业综合体做优品牌,加快融侨•悠乐汇等综合体建设,力争全区创新创业载体数量达到10家以上,联系服务在孵企业350家以上。积极聚才引智,大力引进一批紧缺型高层次人才和领军型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平台,把创新创业打造成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完善功能承载补短板,塑造现代化城乡形态风貌
按照“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的要求,瞄准目标,正视差距,坚定信心,补足短板,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乡形态风貌。
突出抓好大棚户区改造。启动曹洼、东胡垌等村庄整治提升工作,依法推进围合区域内26个已改造村庄遗留问题清零工作,完成附属物征收3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破解焦家门、蜜蜂张等问题项目瓶颈,引导开发企业与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合作,妥善解决群众过渡、安置房建设和项目推进等问题。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财政负担机制,解决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转化成本分担、权益保障、公平待遇等问题。
强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健全“六化工作机制”,坚持安置区建设进度和品质“双统筹”,努力打造品质高端、配套完善、群众满意的安居工程。力争王胡砦、贾砦等18个项目300万平方米安置房实现开工,刘胡垌、张寨等安置房完成品质提升,荆胡、齐礼闫等10个项目300万平方米安置房实现回迁。继续深化“三购三转”多元安置模式,力争对未开工安置房项目50%以上的群众实行货币化安置。
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承载。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延伸城市功能,持续加大政府投资,确保全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重点区域一步到位。全力配合做好地铁6号线、7号线等轨道交通附属物征收工作;强力推动南四环、郑登快速路等5条道路辅道及椰风路、景中路等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加快鼎盛大道、渠南路等重要道路建设速度,确保长江西路、双铁路等一批主干道建成通车,实现二七新区“八横六纵”、马寨产业集聚区“六路一桥”、马寨新镇区“四路一园”等交通骨干路网全部到位。积极推进变电站、燃气调压站、自来水加压站、污水处理厂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停车泊位8000个,确保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健全。加大长江东路二小等35个中小学校建设力度,力争81中、渠南路一小等6个项目建成使用。进一步完善“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体系,力争滨河花园、程炉便民服务中心年底前交付使用。
切实提升城乡形象品质。积极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行动,完成永安街、新圃东街等16条道路升级改造,对118条支路背街实施“地面、立面、空中、地下”四位一体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占道经营、墙体立面、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等综合整治,持续推进河医周边、二七广场周边、德化步行街、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常态化治理,打造畅通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强村庄、交通干线两侧卫生保洁,塑造良好的城乡生活环境。
(四)改善生态质量优环境,提升城区品牌形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按照“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的原则,坚持“治”“建”并举,重点推进32个重大生态项目,不断健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体系。
努力让“空气清新”成为常态。牢固树立“持久战、攻坚战”的思想,实行更加严格、科学、精准的防治措施,努力推动防治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的转变。落实最严格的“控煤、控尘、控车、控企”措施,突出抓好重点区域、三环以外区域、水源地周边等重点部位治理。全面遏制扬尘污染,强化项目施工监管,切实做到开工前“六个到位”、施工中“七个100%”。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机制,落实应急措施。推进科学治污、全民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确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努力让“水清河美”成为常态。以打造“能游泳的河”为目标,以水量倍增、扩水增湿、水源净化为重点,突出“四河两库一渠”生态治理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5A级贾鲁河湿地公园等生态项目,配合做好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和郑州“西水东引”、“北水南引”等工程,切实提升全区流域、湿地生态质量。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确保水质达标、治理黑臭水体、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攻坚重点,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精准治污、水陆统筹,确保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努力让“地绿林密”成为常态。紧紧围绕今年梳理的重大生态项目,严格对照项目台账落实责任和进度,加快京沙快速路南延、长江西路、南四环、郑登快速通道等4条生态廊道共184万平方米绿化建设,推进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剩余段188万平方米绿化施工,力争完成1000亩生态林建设任务。加快启动曹洼森林体验园、陈家沟遗址生态观光园等12个生态项目,强力推进中心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公园绿地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全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指数。
(五)强化以人为本惠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温暖二七”行动为抓手,加快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现实获得感。
强化民生领域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低保、优抚、救助等基本保障政策,进一步提升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切实兜住困难群体民生底线。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回购绿地滨湖国际城等5个项目1500套公共租赁住房,健全公租房分配机制,保障困难群众住房需求。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以关爱老、少、妇、残、困难和特殊群体为重点,统筹推进社区综合养老服务、“失独”老人暖心关爱、爱心教育基金等17个“温暖二七”项目,切实让每一个生活在二七的人更有尊严、更加温暖。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化“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多途径加快学校建设,力争郑州一中国际城校区等名校建成使用;以“六名工程”建设为抓手,推进义务教育品质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破除以药养医、发展社会办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持续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确保两孩政策平稳实施。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大工人文化宫、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等项目协调对接,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努力使文化发展成果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继续抓好双拥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工青妇、残联、地方志、人防、粮食、物价、侨务、档案等工作。
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更加注重运用科技、法治和创新手段抓好社会治理,加快建立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制度,加强对消防、煤矿、建筑、危化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高安全监管、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统筹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深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加强互联网管理,持续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及时预防化解各类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必须坚守的信念和完成的答卷。迫切需要我们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二七发展新方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把政府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贯穿政府决策、执行全过程。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强化政府工作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政府重大行政行为、政府合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对行政败诉案件实施严格问责,形成促进依法行政的倒逼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五单一网”高效运行,推进行政权责入网、一口受理、智慧服务,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四级联动”,实现相关事项联动办理。依法及时公开各类政府信息,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和社会公众、新闻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强化责任担当,加快建设务实型政府。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真正把心思用在谋划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把激情用在责任担当上。发扬“五个干”的精神,做到干字当先、实字托底,对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完善分级分工负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的执行体系。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政府工作人员奋发进取、勤政有为,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却,始终做到履职尽责不敢懈怠、为民服务不遗余力。
(三)持续改进作风,加快建设廉洁型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期盼扛在肩上,自觉做到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巩固专项治理成果,深化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集中专项治理,抓好整改规范、重点评议、建章立制等工作,确保各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持续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廉洁从政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开创二七幸福美好的明天,任务艰巨而光荣,责任重大而神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乘势而上,务实重干、克难攻坚,以豪情开启新征程,以实干谱写新篇章,持续增强民生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打造“三个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而努力奋斗!
原文地址:http://www.erqi.gov.cn/gzbga/39177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