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下面小编准备了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范文,提供给大家参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我县在20XX年实现整县脱贫,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抓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政策机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强力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和“1+20配套支持计划”,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6年实现整县脱贫,逐步巩固提升和提质增效,到2020年同步够格达到小康水平。
(二)总体目标
2016年,脱贫决胜,实现整县脱贫。通过扶持产业就业及生态补偿1465人、易地搬迁283户902人(三年累计搬迁790户2500人)、教育支持715人、医疗救助1427人、兜底保障973人(各类贫困人口有交叉),完成1334户3153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整县脱贫目标。
2017年至2018年,巩固提升,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脱贫后,继续享受扶持政策,使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稳步脱贫并逐步达到富裕。
2019年至2020年,提质增效,同步够格达到小康水平。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条件,推进农业产业改造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全部农村贫困人口食有所保、衣有所用、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全县各级党政组织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一号工程,精确谋划、全力推进。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国家扶持、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2.坚持定责问责、上下联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县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各镇(办)党委、政府承担主抓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联镇县级领导、联镇包村部门、镇(办)的领导责任,全面夯实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支书、村主任、结对包扶干部的工作责任,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实行最严最实的脱贫攻坚跟踪督查、考核问责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链条。
3.坚持资源整合、同心同向。统筹县内、县外资源,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定向投向贫困村、贫困户,引领市场、社会、企业协同发力,形成同心同向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4.坚持精准施策、定向发力。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综合采取发展产业、旅游扶贫、就业创业、劳务输出、移民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措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滴灌、对症治疗,确保精准脱贫、稳定脱贫。
二、定向发力,全面落实“五个一批”
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要求,使扶得起的677户2180人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生产、旅游扶贫、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及社保政策扶助实现脱贫,扶不起的657户973人贫困人口通过政府兜底实现脱贫。
(一)强化产业培育。对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创建区的25个村,以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建设为契机,通过旅游开发实现脱贫。对其他的19个村,通过专项扶贫实现脱贫。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增收、脱贫、致富项目。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有产业发展意愿、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给每户安排产业发展直补资金5000元,每户落实扶贫贴息贷款3-5万元。鼓励和引导旅游扶贫项目区的贫困户发展旅游产业,对其发展的农家乐、农家宾馆、小型采摘园、改厨改厕、庭院绿化美化等旅游产业项目,每户给予不超过2万元的奖补资金。各行业部门安排的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食用菌补贴、生猪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林下经济补贴等产业发展资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贫困户安排。扶贫到户直补资金原则上直接拨付到专业合作社,作为贫困户参股、入股资金,进一步明晰利益分成方式,或者由有关责任人具体监管,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禁止“撒胡椒面”式的现金直接发放到户。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发展产业的,向其法人代表提供不超过2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鼓励支持贫困户以土地、山林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使贫困人口“土地出租挣租金、入社打工挣薪金、入股参股挣股利”,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建立脱贫攻坚奖励基金,对在拉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增收致富等方面成效显著的,以及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和注册商标的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
(二)推进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积极稳妥、保障基本的原则,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为重点,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土坯房改造,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突破口,遵循靠城镇、靠园区、靠中心村安置原则,紧密结合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和农业产业化等工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加大投入,分步实施易地移民搬迁790户2500人(2016年搬迁283户902人)。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规划安置点公共配套和产业发展。继续落实特困户、危困户搬迁“交钥匙工程”。对于易地移民搬迁的贫困户,帮助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长期贷款,贷款期限最长20年,由财政全额贴息。
(三)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坡耕地综合整治、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村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加大贫困村新一轮退耕还林力度,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范围。
(四)加强教育培训。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615户贫困家庭子女能公平接受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教育资助。建立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学前一年贫困家庭在园幼儿每年给予750元生活补贴,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按照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在校生免除学杂费,每生每年发放2000元补助,中高职贫困家庭在校生每生再给予一次性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贫困家庭初中(高中)毕业生未升入普通高中(大学)的,资助其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优先安排助学贷款,工会、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多方争取资金开展贫困大学生新生入学资助,实现助学贷款、入学资助全覆盖。仍有困难的,建立资助专项基金给予补助,保证所有贫困户大学新生按时入学。二是技能培训。积极争取中省市增加我县“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按照“菜单式”培训模式,对有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实施“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创业一人、致富一片”的目标。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见习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政策。
(五)严格落实社会保障兜底。一是社保政策扶贫。从2016年开始实行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两线合一”,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当年超过低保标准但收入尚不稳定的农村家庭,延续12个月低保政策;对五保户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供养,保障其基本生活;对贫困残疾人落实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开展贫困残疾人托养服务、住院救助,残疾人家庭可再适度延长救助时限;对高龄贫困老人,按标准发放生活保健补贴,并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出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贫困户,再进行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二是政府兜底脱贫。对扶不起的657户973人特殊贫困人口,摸清其享受相关社保政策情况,测算其收入与省级脱贫标准差额,实行政府长期兜底脱贫。凡纳入政府兜底脱贫的贫困户,不再享受产业发展、教育资助等扶持资金。
三、破除瓶颈,夯实贫困村发展基础
坚持以《佛坪县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为引领,以省级旅游扶贫试点县为抓手,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文化体育、通讯、互联网等建设,全方位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基础条件。首批启动的7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实施项目65个,完成投资7466万元,完成量化到户项目投资529万元。
(一)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整合交通、代赈、财政、扶贫等专项资金,捆绑用于贫困村公路改造升级和延伸完善,实现贫困村硬化道路全覆盖,逐步解决通组公路硬化问题,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通往1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的道路达到通村水泥路新标准以上;村内群众集中居住区域户间道路畅通,硬化率达到100%;主要道路和群众集中居住区域建有路灯照明系统;建有1处以上专门的停车场,规模适宜,能够满足接待需求;规范和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形成出入通畅的乡村交通网络。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到2020年,全县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0辆以上,出租汽车达到10辆以上,公交线路总数达到10条以上,公交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公交站台、候车亭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二)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向贫困村优先安排水利工程、人饮工程、农田水利等项目,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要向贫困村倾斜。加强农村气象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能吃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三)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支持发展水电和利用风能发电,加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解决我县农村部分地区高电价问题,切实降低贫困人口电费支出。
(四)加大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力度。巩固提升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和开放水平,增加文化投入,多措并举解决贫困群众看电视难问题。加快镇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使其达到国家标准。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每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都要新建1处旅游接待点,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导游;新建1处农村文化广场,设置健身娱乐器材,经常性举办乡村文体娱乐活动;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小超市或商店;新建1处以上水冲式旅游厕所;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村史馆、民俗博物馆、垂钓园。
(五)加大“互联网+”扶贫推进力度。加大贫困村网络与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实现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支持电商发展,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资费补助、小额信贷支持。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