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与建设

发布时间:2016-04-18 00:00:00 编辑:肖兰 手机版

  民间舞是一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艺术门类,同时,民间舞具有他自身的特点和特征,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与建设,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与建设

  我国舞蹈家对原生态的舞蹈进行整理,从纯民间风格、动态中提取了大量可以单独使用的动作素材并使其“元素化”,成为能够遣词造句的语素。很显然,这个过程必然造就一个不同以往的结果,民间舞被“肢解”了,但是民间舞的功能被扩大了,显然看上去似乎离“民俗”远了些,但离舞台却更近了。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感情来表现社会生活、抒发情怀。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二、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复杂性

  我们在研究中国各民族舞蹈的历史及其继承和发展的同时,还要继续研究完善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交流建设,更要继续研究民族民间唔到动态的本质特征,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走到民间,挖掘整理和提炼当前未纳入教材的民族民间舞来完善现有的教材体系。培养出民族民间舞蹈尖子人才,针对不同学员给予不同的学习侧重,因为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有其完全不同的风格特性。实践、教学、交流、实习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验证获取的知识成教学成果及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如果抓好舞蹈实践、教学、交流的建设,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提早得到社会实践的机会,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其实,民族民间舞蹈培养无论怎样的表现和发展,都必须在“民族民间”四个字上下功夫,否则必将在舞蹈的海洋中失去个性,失掉性别,消失在人为的、主观的舞蹈臆造中。研究民间舞,必须从本质出发到实践,再从实践出发回归本质,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当然,我们并不墨守,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创新永远是继续生存的标志,发展才是硬道理。

  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不仅要通过口传身授来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还需要通过大自然给予更多的原生态素材,因此,“采风”是民族民间舞中最直接、最自然的保留和传承民间舞蹈的方式。它通过舞蹈者亲自深入各民族地区,来体验民族风情,少数民族人们会亲自传教她们土生土长、原汁原味、最具特色的舞蹈,传授一些少数民族具有传奇色彩的神话,这些都是最直接的得到少数民族的天然素材和最淳朴的所谓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这对舞蹈元素的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在看来,许多院校已经忽略了这样一种舞蹈教学方式。他们只是单一的重复使舞者的思维狭窄,没有更好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反而使舞蹈变得更为单板。舞蹈事业应该让学生有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这会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想象与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这一方面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做得很好,从她的《云南映像》中可以看出,她激活了那些古老的民间艺术。她创作《云南映像》时回到了云南,并在各地山寨收集整理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歌舞,一年后,她把她们编绘成原生态舞集《云南映像》。她对民族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甚至被媒体称作民族文化保护的“杨丽萍模式”。杨丽萍她深入生活,深入到少数民族中,更加了解了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特点,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舞蹈传承做一个带头作用,应该吸收她的优点,,重视舞蹈教学中的“采风”意识,来更好地弘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三、如何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

  创新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对于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不能一昧的锁闭,而是要合理的发展、创新,才能使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生命之树常青。

  从历届的舞蹈比赛中可以看到也有很多融入现代舞手法的优秀的民族舞蹈,如张继钢编创的《母亲》,就是抓住了藏族的动律核心,有大胆的跳脱出其单一性的限制,在动作层面上深入挖掘,使作品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民间舞是一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艺术门类,同时,民间舞具有他自身的特点和特征,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因此要努力创新民族民间舞,大胆吸收现代舞的创作技法,事事走出去的战略方法政策,与现今观众的审美和生活需求相吻合,注重传统保留的同时,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但不是单纯的停留在简单的再现和风格性展示,而是在原生态民族民间舞基础上深挖起文化精髓和内涵。我们应该不断的努力学习中国民间文化,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来更好的促进中国民间舞的发展。

本文已影响167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