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易门哈尼族民间舞蹈

发布时间:2016-08-13 00:00:00 编辑:少芬 手机版

  易门哈尼族自称“窝泥”。明朝时还称“翰泥”(清道光《续修易门县志·种人》)。解放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呼哈尼族。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易门境内哈尼族,共同使用哈爱方言并带本地土语。那么哈尼族的民间舞蹈有哪些?下面跟yjbys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哈尼族历史悠久,“源于古代的羌族,据汉文史籍记载,氏羌族群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后逐渐向南迁徙,散布到川西南和滇北等广大地区”

多样的易门哈尼族民间舞蹈

  易门哈尼族由两个地方迁徙而来。绿汁江流域的哈尼族,从双柏杨为庄一带移居来。朋多乡的哈尼族,大部份祖籍大理。

  大朋多清故段登甲,生于康熙丙申年(公元1716年),殁于乾隆庚戍年(公元1790年),其墓志铭言:“原祖籍居住于大理人氏,后移居安宁洲洋塘暂住,数代后又迁于晋宁州段戚村住坐数十余代。

  幸天默佑,人烟繁多。不但耕者有人,读者有人,而贸易中也有人,行至易门勋庄大朋多,见其土沃,心减遽落业于此处焉。

  想今之受此福者亦其始祖之经营拮据耳,迨今将辈。……”。又“明故始祖段发兴”(乳名阿道),生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5年)殁于崇桢十一年(公元1639年)。其墓志铭道:“系出晋宁州段戚村人。

  于万历十二年贸易至易邑大朋多,见其土厚水深,遂落业习农。性质英敏,朝夕勤俭,开草开荒,不数年而家道渐裕。

  幸生一子名阿波;阿波生于一子名瑜;瑜又生四子,长名阿厦,次名阿孟,三名阿者,四名阿成。皆能继公之志而述公之事,倍可垂光奕业德云仍者也,迄今二百有余年矣。”较为清楚地记述了易门大朋多哈尼族的迁居历史。

  易门哈尼族居住的扒河、绿汁江流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主产稻谷、包谷、小麦、蚕豆。经济作物有甘蔗、烤烟,花生、葵花籽等。

  哈尼族过去皆住土掌房和草房。现在,大多数人家已盖起了新瓦房。

  哈尼族主要信仰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祭路、祭龙、祭水是祭祀的主要内容。其中每年阴历二月初二的祭龙节较为突出,除文革期间外,祭龙活动沿袭至今。

  祭龙活动在土主山和龙树前进行。是日,村内务户集资杀猪宰羊,燃香放炮,祭龙祭水,祈求全村人畜兴旺,免遭灾难。祭毕,全村人用祭品打平伙。

  易门哈尼族的丧葬,历史上是行火葬。“葬无棺……忽泣忽饮三日采松为架焚而葬其骨。后来,渐行木棺土葬。

  哈尼族谁家有人去世,要立即鸣枪报丧,并请贝玛到家中念经。贝玛先将两只鸡敲头致死始诵经,意思是让鸡驮着死者之魂,渡过西罗麻海,回到遥远的祖先居住地,与祖先共同生活。

  接着贝玛又背诵死者家谱,追溯七代,以让死者归宗。葬礼视给死者多宰三牲为隆重,意思是有三牲,死者九泉下才好渡日。土黄天不兴动土,逢丧事只得将死者遗体密封家中,土黄结束才发送上山。

  哈尼族每一姓都有本姓的坟山。择坟山较为认真,要请地师看地脉,看风水。坟山确定后,要点新坟。

  即:挖好坟坑,在坑底撒上拌合的雄黄和玉米,接着在坑底再挖一个小坑,将一个盛满清水并装有一对活鱼的新陶罐埋于内,最后才葬死者棺木。死者葬后,多仿汉俗,兴建坟堆,造墓立碑,纂刻铭文。

  易门哈尼族服饰已基本同当地彝汉民族。男子多着对襟衣,中式裤。妇女穿大襟衣,中式裤,头缠各色长包巾,系银链圆头绣花围腰,穿绣花圆口布鞋。

  与清道光《续修易门县志》中“男环耳跣足。妇衣花布衫,以红白锦绳辫发数绺,海贝、杂珠盘旋为螺髻,穿青黄珠垂胸为络。裳无襞,积红黑纱缕间杂饰其左右”的描述已大相径庭。

  哈尼族群众不仅喜爱本民族语言,而且不论大人或小孩,都能讲流利的汉语。

  哈尼人民喜爱音乐,能歌善舞。过去,哈尼族青年男女都善弹口弦,男子还喜弹月琴。

  大朋多村明朝万历二年所生开山祖阿道之子阿波,生前对月琴特别喜爱,又弹得好,他去世后,他的后代曾在其坟碑上雕了一抱月琴作纪念。

  下普厂一位姓沐的哈尼老人,能将月琴倒背在身后弹。

  唱山歌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歌声在哈尼村寨的田边地头,山坡牧场都能听到。歌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合腔,还有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唱的“几多衣”(酒歌)。

  唱的曲子大部分是本县扒河下游一带流行的对口、三句长腔、四句长腔,俗称“旗子”的山歌。内容多是表达男女之间的恋情和一些民间故事及地方风物的。

  唱歌深受哈尼人的喜爱,而舞蹈更是哈尼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过去,在哈尼村寨,娶亲嫁女、逢年过节、送葬等等,都有较为热烈或隆重的舞蹈场面。清道光《续修易门县志》记载:“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名曰:洗鬼。又记述:“挥扇环歌,抚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

  史书简炼、生动地展现出古代哈尼族民间一些舞蹈的风貌。

多样的易门哈尼族民间舞蹈

  哈尼族在易门定居近四百年。这期间,哈尼人民与邻近的彝、汉、苗等民族和睦相处,往来频繁。

  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由于民族间交往日深,互相影响也日增。这些,都给各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带来一些影响,使之发生了一些变化。易门史书中所记载的哈尼族舞蹈如今已不复存在。

  清末民初,具有易门地方浓郁特色的各种民间舞蹈被哈尼族人民学习过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流传、演变,逐渐化为本民族的舞蹈。

多样的易门哈尼族民间舞蹈

  例如,居住在绿汁江流域的哈尼族,因与当地彝族阿陆人杂居,随着岁月的流逝,竟与当地彝族跳一样的民间舞一一“葫芦笙”。

  已去世的一位姓沐的哈尼老人,在当地彝族、哈尼族人民中,享有“笙王”的美称。又如大朋多村,民国初年晋宁县木鲊艺人普韩秀将“花鼓舞”传到了该村;后来草箐、水塘等地苏纳人的民间舞蹈“找老跺比”、龙泉镇汉族的民间舞“装春”等也传到了此地。

  长期以来,大朋多哈尼人便用“花鼓舞”和“装春”替代了祖传的“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的“洗鬼舞”。用纳苏人老少喜爱的“找老跺比”取代了本民族原来的“挥扇环歌,抚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的传统舞蹈。

  被各地哈尼人民称为“我们的舞蹈”的“葫芦笙”、“花鼓舞”、“装春”、“找老跺比”等,都受到当地哈尼人的厚爱,他们尽量保持原舞蹈的风貌,不随意更改。

  例如大朋多哈尼人跳的“找老跺比”,不仅舞蹈的动作,音乐与水塘一带纳苏人的一模一样,甚至连歌词都是用彝语演唱。再如他们表演的汉族舞蹈“装春”,从装束、表演都有着浓郁的汉族戏曲风味,舞蹈间隙伴唱的也是汉族流行的花灯调。

  大朋多前辈“花鼓”艺人段学、段开秀与草箐的李自发、小革鲊的何春泰等彝族“花鼓”艺人同一师传。舞蹈动作、组合基本相同。

  但后来由于彝族地区的“花鼓舞”揉进了彝族“跳乐”的一些腿部动作,故显得粗犷、刚烈、大方。而朋多哈尼族老艺人的跳鼓动作却显得轻盈、灵巧。

多样的易门哈尼族民间舞蹈

  例如“右腿绕花”接“左脚顿步”,彝族花鼓艺人跳起来,右腿绕花时动作幅度大、力度强,向右跳转时跃得高,左脚顿步很有力。而哈尼鼓手跳右腿绕花时,动作轻而含蓄,右跳转身灵、快,跳得不高,顿步极轻,如踏薄冰。


相关文章推荐:

1.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2.汉族的民间舞蹈有哪些?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大全

4.中国民间舞的教学方法

5.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6.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7.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

8.民间舞蹈的有哪些特点

9.浅谈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专业教学的关系

10.民间舞蹈的表演本质特征

本文已影响1049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