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舞及其教学特点

发布时间:2016-05-26 00:00:00 编辑:肖兰 手机版

  中国民间舞的历史悠久,舞蹈文化博大精深,在现在的舞蹈大家族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在舞蹈教学上也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特点。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中中国民间舞及其教学特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中国民间舞及其教学特点

  中国民间舞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表达情感的文化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民族舞蹈能反映出当地的人文风俗以及地域特色。中国民间舞蹈作为传统的舞蹈艺术代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醇厚。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特点,所以形成的民间舞蹈也会各有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华56个民族中,仅汉族就有700多种不同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虽多但基本都有相同点,在日常的民间舞蹈教学中,必须要谈及民间舞蹈的内容。

  一、民间舞蹈的特点

  民间舞蹈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民间舞蹈的特点。民间舞蹈起源与民间,是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受到地理因素和风俗文化的影响,民间舞蹈千姿百态,但是也有统一的特点。

  (一)民间舞的继承性

  民间舞能够流传至今,全靠一代一代的继承。舞蹈动作中体现了当时的生活气息和人文特点,保留了时代的形象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内涵。而继承又给舞蹈添加了新的元素,赋予民间舞蹈新的生活特点,民间舞的继承性得以体现。

  (二)民间舞的群众性

  正因民间舞起于民间,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因此它具有强大的支持者。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艺术,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三)民间舞的自娱自乐性

  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在劳动之余的创造,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放松自己,取悦大众,丰富生活。表演过程中,最能流露纯朴而真实的情感,因为它不需要过分地修饰每个动作,不需要有太多的规范化的动作,它只是为了起到自娱自乐的效果。

  (四)民间舞的地域性

  导致民间舞蹈多姿多彩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域的影响。由于地域的不同,导致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都有所差异。人的体型和思想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创造出来的舞蹈自然就会不同。像北方民间舞蹈规模较大,我们熟知的秧歌,如山东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三大秧歌,还有陕北秧歌、河北秧歌等等,多具有粗犷刚强、热情奔放的特点;南方有莲花灯等民间舞蹈则以柔美姿势著名;草原上蒙古等民族强悍刚强;维吾而族体态挺拔、动作丰富、表情细腻;康藏高原上的藏族民间舞蹈以舞“袖”为亮点,风格各异。总之,不同地域的舞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二、民间舞蹈教学的特点

  民间舞蹈的众多特点也导致了它的教学与其他舞蹈的不同,独特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的情感性

  舞蹈里面带有情感,民间舞蹈就有以情动人的特点。这里的“情”包括很多,例如对求生的一种欲望,丰收后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将这些情感渗透到教学的每个动作中,才能让学习者也有情感的融入。

  (二)教学的民间性

  在进行民间舞蹈表演时,要进行各方面的规划组织。而这些都需要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信仰等方面,这样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舞蹈里面的生活气息,所以说教学要以民间生活为基础。

  (三)教学的复杂性

  民间舞蹈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强大理论支持的舞蹈体系。由于舞蹈的种类繁多,导致舞蹈教材也不尽相同。以前的舞蹈教材重点是放在每一个动作上,而现在则是强调综合性的表演,添加了各种组合,如表演性组合、技巧性组合、民族原生组合等等,各种组合循序渐进,难度依次增大,这样就体现了教学内容之复杂。

  (四)教学的时代性

  民间舞蹈一直流传也是因为它具有时代性,教学也该根据它的这一特性,拥有相应的时代特性。教学的时代特性就是要在保留原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将现代的生活文化、审美情趣融入到舞蹈中,让舞蹈更加有生命力,更加有时代感。

  三、中国民间舞教学的规律

  教学的规律常常与方法是联系在一起的。舞蹈的教学规律常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开法儿课

  开法儿课就是教学的开始。教学首先要抓住“法儿”,把握住教学的每步。前面说到民间舞要抓住情和律两方面的内容,但是在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后,我们知道舞蹈教学不应该上来就教些动作,而是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舞蹈的来历和背景,让学生了解舞蹈背景后带入情感地学,而后教授一些动作上的注意点,即动律和节奏,这样的效果更佳。如藏族堆谐的教学,原来教学喜欢用基本步的动作来开法儿,后来对舞蹈教学进行了分析,发现堆谐动作的一些内涵,后来把这一动律确认下来,首先将它转化为理论,即先原地双膝微倾,然后保持微颇原地小踏步,最后再来完成基本步。这一理论再加上实际的动作教学,这样地有效训练步骤,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的开法儿课就是一个成功教学的典型。

  (二)训练性组合

  训练性组合是打舞蹈基础的,也是必要的训练。它所包含的训练内容有很多,主要是训练学习者动律风格、形体技能两方面。在动律风格方面,要求以动律为核心,将动作贯穿于训练中,强调动律开发止。要体现风格,则需要靠节奏,节奏能给动律内在生命,也能在舞蹈中体现情绪的转变、内心的变化等。因此,在训练中就有了动律训练和节奏训练这两项内容。事实上,动律与节奏决定了舞蹈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总会要强调这两项内容;说到形体技能方面,则主要是有技巧性训练组合和专项部位的训练组合而完成。舞蹈者需要有好的形体和娴熟的技巧才能将动作发挥地完美。技巧训练将单一的技巧反复地再现,与同类技巧配合使用。专项部位的训练则是要表现舞蹈者身体各部位的运用,以此来适应多种不同的风格。总之在教学中,训练性组合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教学规律之一。

  (三)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也是教学规律的一大特点。所谓教材选择,就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性的素材。代表性要考虑到是否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性,选择具有民族特征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像藏族的旋子、踢踏,蒙古的马步、硬腕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动作。系统性则讲究点面结合。动作是点,整支舞就是一个面;民间舞蹈是个点,则所有舞种构成了面。在顾及到面的同时不能忽略各个点,例如小崴徒手组合动作是单一的,但是关系到后面的正崴组合,它们形成的是完整的系统。

本文已影响73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