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

发布时间:2017-01-03 00:00:00 编辑:嘉辉 手机版

  一所好学校的管理,也必然有一批好的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在学校管理中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yjbys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如何管理学校中层干部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学校中层干部的角色与定位

  严格意义上讲,由于学校性质的原因,学校中层干部不是“官”,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服务者和引领者。如果校长把学校中层干部定位为“官”,那么就会把学校中层干部当作校长利益的代言人,甚至采用行政命令手段去命令这些中层干部,强迫学校中层干部做能做或不能做的事,而不是采用民主、协商、集中讨论的方法管理学校事务,长久下去,学校中层干部就会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就成了傀儡。如果学校中层干部本人把自己定位为“官”,那么就会认为自己在老师面前高人一等,对人颐指气使,脱离老师,就有可能不会务实做好每件事,而是弄虚作假,不会听取教师合理化的建议,也不会给老师作必要的指导。所以学校中层干部应该定位为学校各项事务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指导者,教师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引领者和示范者。由于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所以中层干部进行学校管理时既要注意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也要注意管理过程中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学校管理最忌讳的是用“官”而不用“情”去压,如果一切唯命是从,就没有了 “情”,没有“情”感的投入就不会有长久的动力,学校教师就会陷入斤斤计较、相互猜忌的泥沼里,学校管理工作更谈不上有序、高效了。

  二、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与任用

  学校中层干部的来源应当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业绩非常优秀的教师或班主任、备课组长、科组长、年级长。首先他们是业务骨干,能有效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其次是管理工作。所以中层干部应该是由教学业绩比较突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且能热心做好学校事务的教师来担任。试想如果一个教学业绩不算好的教师做中层干部,那么他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执行力吗?他分配的工作,其他老师会听从吗?所以中层干部必须教学业务精谌,能热心地为他人服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因为组织管理能力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锻炼和提高。学校的工作既繁杂也简单,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不管在学校哪个部门,其基本出发点都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只有树立了这个思想,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才不致于被繁杂的琐事所困扰;只有树立了服务意识,才能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为学生着想、为学校着想,才能有大局意识,才能公正公平做好每件事。

  中层干部的选拔一定要任人唯贤,以业绩为精。正直、公平、公正,敢说、敢做、言行一致,敢于承担责任,才能在教师中树立威信,才能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

  三、学校中层干部的培养与管理

  中层干部来源于一线教师,又是一线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在教师群体中的认可度比较高,但并不等于他们的管理能力一定很强,所以要对中层干部进行培养。培养的方式有多种,可以让中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反思、提高,也可以鼓励他们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与管理、人文管理方面的书籍,还可以请专家来座谈或外派出去学习和考察,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专家的引领和观摩反思中进步。同时要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让他们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中层干部是一线教师,但又不同于普通教师,中层干部的每一句话代表学校的立场和观点。所以中层干部说话做事既要大胆,也要谨慎,要从学校大局考虑,从学校发展考虑,从激励老师工作积极性考虑,要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工作。而不能一句随意的话让老师对学校决策产生一种误导或误解,从而引起一些矛盾。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误解和矛盾要及时通过沟通、交流、解释化解,不能将矛盾置之不理,甚至任其发展。所以校长要注重对中层干培的指导和管理,随时提醒中层干部扎实做事,老实做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和每件事。

  中层干部做事最忌讳的是甩手,做事只“管”不“理”,就是把工作布置下去,既不检查也不督促,认为别人一定会按方案做好。其实不然,中层干部的工作既要有计划、方案,也要有落实、检查,更要有督促、小结,还要有表彰等环节,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还要给其他具体实施者一个指导甚至是讲解其具体操作方法。只有这样,工作才有成效。

  中层干部在管理过程中既要有执行力,也要有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作为一个中层干部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素养。没有积极性,工作就会懈怠;没有主动性,工作就会拖拉;没有创造性,工作就没有特色。特别是如果中层干部没有创造性,所有的工作都向校长请示汇报,那么就没有自主性,在工作中就会畏首畏尾,工作既不能很好开展,更不会有成效。久而久之,就会陷入平庸。所以中层干部的创造性工作能让学校管理工作有声有色,更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中层干部的岗位不要经常变动,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即使要换岗,也只是个别部门和个别中层干部换岗,不要所有中层干部全部换岗。因为中层干部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积累一些经验,在本部门积累一些好的做法,也要积累一些人脉资源,这些都是成功管理所必须的。学校中层干部的管理经验的积累是要以过程的探索为前提的,同时也是在工作的过程中的一种反思,它可以促进管理者更好地去处理相关事务。人脉资源包括中层干部在同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对这个中层管理者的认可度,同时也包括中层干部在同上级业务部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信任关系,还有在同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关系。这些都是学校中层干部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   笔者曾见到一所学校的校长在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两年后,将学校各部门中层岗位全部轮换,表面上看来是锻炼中层干部的适应和管理能力,其实对学校管理来说是一场灾难。一些中层干部刚在原来的岗位上积累了一些经验,结果一轮岗,在新的管理部门又不适应,尤其是在原来部门推行的好的做法和政策不能延续,又要重新制订,老师不适应,中层干部也不适应,学校各项工作非常被动和滞后。同时中层干部也在想,在新的岗位不知又能呆几年,说不定又轮岗,所以他们就不注重管理资料的积累,也不考虑如何把这个岗位的工作做得更好,反正做得再好也会轮岗,从而采用懈怠的工作态度应付。学校工作不像行政领导的工作,只是布置下去分配给下属做。学校工作更多的是事务性工作,不能只是自己动动嘴,更重要的是自己还要精通。特别是中层干部要能带头做好,别的老师才会认可他的能力,才会服从他的带领。

  常听一些校长说,做领导就是要学会把工作分配给别人做。这话对于政府行政领导可能管用,但对于学校中层干部却行不通,因为学校中层干部与教师之间不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工作关系。教师可以听从他们的,也可以不听从他们的,这就要看他们的“领导”能力了。能带领大家、引导大家,公正、公平地处理相关事务,大家就,愿意跟中层干部一起共事。如果中层干部自己什么事都不做,也不会做,全部让其他老师帮忙做,也许一次两次还可以,时间长了,别人就不一定会听从了。

  四、学校中层干部的信任与激励

  学校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的骨干力量。既然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是由教学业绩优秀的老师或班主任,甚至是备课组长、科组长、年级长通过竞聘提拔上来的,其业务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学校校长要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自主权,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能独挡一面,而不是每件事必须向校长请示、汇报。如一些部门内部事务应该让部门负责人自己作出决策,比较复杂的事情可以在分管副校长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只有涉及到学校重大事情,如重大安全,大笔开支、重大决策等问题才提交到校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形成决定,然后由中层干部去执行。这既是对中层干部的一种信任,也是对中层干部的一种锻炼和培养。当然,中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失误,校长不要一味埋怨、指责或追究责任,而是应当给予指导、关心、培养中层干部想干、能干、肯干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中层干部的素质。同时也要给中层干部一个激励,对于那些在中层岗位上做得比较好的干部,既可以在入党、评优、评先上予以考虑,同时让他们有一个可上升的通道,这个上升通道就是让优秀的中层干部逐渐成长为副校长甚至校长。这也是培养学校管理干部的需要,作为学校一把手要有这样一个胸怀。

  中层干部不是一个“官”,但确实是一个“领导”,这个“领导”,我的理解是带领、引领,导向、指导。中层干部这个领导是要带领教师们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做好教学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起带头作用。这就必须要求中层干部是某个专业的“专家”,至少是同行业的佼佼者,一个教学平庸的教师是无法担当此任的。同时作为领导的中层干部也要起一种导向、指导作用,既要对教学工作或其他管理工作的指导,同时也是对学校一种言论的导向,当教师们对学校工作不太理解时,中层干部要负责做好解释工作,引导大家朝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和学校其他工作中,以树立正能量。因为中层干部跟教师们接触较多,中层干部的解释比较贴近教师的心声,而且中层干部本身就是一线教师,最能理解一线教师的酸甜苦辣,所以中层干部的解释非常具有说服力,最能让教师理解。当然中层干部也承担有把教师的意见集中向校长反馈的责任,及时向校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同校长一起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一个学校中层应有的素养。

本文已影响954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