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作为最高层次的精神层,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是企业行为的根本支配因素。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想方设法通过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逐渐建立起符合企业要求的精神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明确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很多员工甚至管理者一听说文化建设,便认为是要变相的“整治”员工,甚至认为是一种“整风运动”,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员工了解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文化建设是个全员行为,不存在例外原则。笔者咨询时常常遇到这样的认识:很多企业的老板,甚至一些管理者都认为,文化建设是给员工留的作业,是他们变相的管理手段,他们提出的口号,比如诚信、正直、忠诚等等,也只是对员工的要求,他们可以置身事外,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
二是要真正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如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对员工的行为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从而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要求保持一致。事实上,除此之外,企业文化还具有凝聚和辐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有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使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真诚相待,通力合作。同时,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在内部发挥作用,还可以通过其辐射功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象征,是企业走向社会的一张名片。
三是老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老板以及最高管理者的行为都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方向,民营企业更是如此,企业文化基本就是老板文化。对企业老说,老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层,并影响到所有员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文化氛围。不仅如此,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板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还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企业的选人和用人,聘用什么样的员工,选用什么样的管理者,都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设企业文化,老板必须以身作则,形成表率。
四是要制定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制度、流程。
制度、流程不仅是对企业高效运营的保障,也是对员工行为的指导和约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流程、制度必须与文化建设的需要相辅相成。依然以文章开头提到的企业为例,要想建立以“诚信为核心和精髓”的文化价值观,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规范的制度流程,通过完备的程序、作业文件,在原材料采购、加工、入库、销售、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如果存在流程漏洞,制度规定模凌两可,甚至默许偷工减料、滥竽充数等不诚信行为,诚信文化的建设必然不能落到实处。
五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不良行为及时纠错。
一处一旦有了垃圾,不及时清理,慢慢就会变成一个大的垃圾场,这就是“破窗现象”。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中,对不符合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要求的行为不及时进行制止,就会形成“破窗”,从而阻碍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发。这样以来,不仅企业的文化建设无法落地,甚至可能会使企业形成有令不行、投机取巧的“文化”,背离文化建设的初衷。因此,企业必须建立配套的检查监督机制,对与文化要求不符的行为及时制止与纠错,并通过适当的奖罚机制及典型事件呈现等方式,使所有员工都能按照文化建设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成为自觉行为。这一点,在文化建设的初期,尤为重要。
六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企业文化建立不是一个指日可数的“项目”,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单凭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半途而废。笔者曾经接触过一家房地产企业,这家企业刚开始决定进行文化建设时,决心很大,大张旗鼓,搞得可谓是轰轰烈烈,可是没多久就松懈了下来,最后问及企业老板,得知企业文化建设之事早已不了了之。还有一家知名的网络公司,由于认识不到文化建设的长期性特征,在刚有了一些成效时,便沾沾自喜,以为已经成功落地,于是不再重视,致使文化建设半途而废,十分可惜。
如上所述,企业文化既复杂又简单,重在用心,特别是,要想使墙上贴的“假的”企业文化,变成自已和员工的行为,成为“真的”企业文化,必须在统一价值观的前提下,付出相应的行动。鉴于企业文化的巨大效用,这种努力对企业来说是相当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