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助问题少年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4 00:00:00 编辑:苏萌 手机版

  在人成长的环境因素中,可以说,家庭对于青少年影响最大。如果家庭出了问题,青少年的行为往往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那么,下面是由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助问题少年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案例背景

  小青,男,初二学生,健康状况良好,喜欢跟社会上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一起玩,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课。曾经也因为跟班主任发生冲突而不去上学,最近一次是因为与几个同学合谋勒索同班同学的钱而被记过。其母亲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坏或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于是向社工求助。

  社工通过和案主及其妈妈、老师、同学的面谈,对案主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是行为问题:案主处于青春叛逆期,有许多不良的习惯;学习问题:案主小学成绩不错,上初中后因为完全没有把心思放下学习上,因此成绩直线下降;家庭问题:由于父亲当保安,日夜倒班,对孩子的管教都交给母亲,两父子缺乏沟通和交流,而案主妈妈比较宠爱他,从来都不打骂,案主还经常向妈妈要钱去玩;社会问题:案主结识不良玩伴,认为他们很讲义气,有共同的语言,甚至还一起去勒索别人。

  二、服务目标及计划

  社工采用的主要咨询方法与咨询原理为认知行为治疗法和家庭治疗方式。首先要投其所好和小青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再用认知行为治疗法纠正他非理性的认识,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改善该同学目前的家庭结构,改善亲子间沟通,从而达到改变案主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咨询的时间约每周1次,约10次会谈,每次45分钟左右。具体的服务目标为:

  从个人层面,纠正案主错误的观念和非理想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他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懒惰的行为,他觉得妈妈赚钱给他花是必须的。其二,由于受到玩伴的影响,他认为读书是无用的,早点出来工作才可以赚大钱,当“黑社会大佬”才是他的人生目标。其三,他讨厌现在的班主任,觉得班主任经常针对他。

  从家庭层面,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来完善案主目前的家庭结构,改善亲子间沟通,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母子间的相处方式,从而达到改变案主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于儿子的不合理要求,母亲要敢于说“不”。同时,社工还和案主的父亲沟通,让他重新尽父亲的责任,改善案主和父亲间的关系。对案主的行为和思想做正确的引导。

  从社会层面,则通过邀请其参加学校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和活动,让他多交良好行为习惯的朋友,通过和他同班同学的接触,利用同学的力量,劝他回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与其班主任沟通,让案主明白班主任的苦心,消除案主和班主任间的矛盾。

  三、服务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评估诊断与关系建立阶段。为了全面地了解个案的情况,本阶段社工分别与案主妈妈、案主、案主班主任老师、案主同班同学进行了一次面谈。与案主妈妈进行多次的电话沟通,还进行了家访。利用同理、投其所好、澄清等方法与案主及其妈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利用叙事疗法来改变老师和同班同学对案主的看法。

  第二阶段:帮助和改变阶段。本阶段社工与案主进行了4次会谈,并邀请其参加学校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和活动,与案主妈妈进行了4次会谈。运用空椅子疗法,改善案主与班主任老师和同班同学间的关系。经社工诚意邀请,案主参加了学校社工举行的活动,结交了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村袁同学,也参加了学校社工举办的小组活动“情绪管理”“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小组活动,案主慢慢地纠正了自己的一些非理想认识,也让案主在学校慢慢地获得比较好的归属感;另外,社工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改善案主目前的家庭结构,改善亲子间沟通,让案主家长清楚“有所为,有所不为”。社工与案主母亲商量可行的教育方法,案主母亲和儿子订立契约,双方就案主的零花钱,作息时间,相处方式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书面协议,互相监督,并以此来提高相互间的信任度。案主父亲做监督。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本阶段社工与案主及案主妈妈进行了2次会谈,隔周一次。通过会谈,与案主共同回顾整个工作过程,肯定案主取得的积极变化,同时了解案主回去上学以后的想法并引导其对自己逃课的行为进行反思。案主表示回学校后,一定会以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争取考上自己理想的中学。案主家长也表示社工提供的教育方法效果比较好。案主改变比较大。

  四、服务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多时间的服务,案主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服务的目标基本完成。一是该学生已经回学校上学,没有再逃课了;二是案主妈妈已经学会怎样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学会体谅别人,爸爸也积极地参加教育孩子的工作中,家庭成员各施其职;三是案主跟班上的同学已经能比较好地相处。

  随着个案服务的结束,社工也在回顾服务的过程中进行了反思。

  在人成长的环境因素中,可以说,家庭对于青少年影响最大。如果家庭出了问题,青少年的行为往往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所以,仅以个人为服务对象,有时不能真正解决案主的问题。有些案主经过“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很快又会回复到“治疗”前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其生活的家庭环境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做个案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青少年本身,而应该将目光更多投注到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问题大多和家庭有关,因此社工在运用家庭治疗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保持中立,社工不可以和案主统一立场来对抗父母,也不能和父母统一立场来对抗案主;第二,做好充分的介入准备,介入前要和案主以及案主的家人分别好好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否则工作很难开展;第三,注意观察,社工无论在介入前还是介入后,都要必要仔细观察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交往方式,注意每一个的改变,并予以表扬和批评;第四,做好一个好的协调者,在家庭治疗中,不可以避免地要有家庭成员围坐在一起谈话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能出现很多冲突和矛盾,尤其在刚介入阶段,社工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协调好各方的情绪和观点。

本文已影响86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