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舞蹈在人格结构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惯常表现出的稳定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性。美国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指出,在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经验中,以及我们人格结构的和谐整合中,艺术发挥着有机统一的作用。如他所说,“艺术的职能在于统一,在于打破关于经验世界之基本共同要素的传统区别,尽管发展个性作为审视和表现这些要素的方式,但艺术的职能影响到个体的人,这种职能在组合各种差别,旨在消除我们生存诸要素中的孤立和冲突现象,旨在利用它们之间的对立因素来树立一个更加丰富的人格”
(一)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艺术活动对右脑的开发作用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无需赘述。而舞蹈集视觉、听觉、动觉于一体,由于与其他多种艺术形式的相通而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对右脑的影响更为全面深刻。
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右脑损伤的人在人格特征上会出现一些共同的人格缺陷。系统的心理学测试证明:就人格价值而论,他们都遭受到了一种损失。他们都变成为依赖的、退缩的和没有效率的人了。他们的智力本身并没有突出的不足,词汇和言语表达也显得极少受到影响,而记忆以及与洞察力、情绪控制、主动精神、建设性设想和想象力等相联系的那些较复杂的协调能力,则成了大脑半球切除手术的牺牲品;被观察到的是一种穷于人际关系,情感冷淡和被类化了的生硬的人格。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右脑对于我们正常人格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二)对认知风格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甚至一个人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习惯”的影响。而在这些习惯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习惯,就是主要依赖于左脑,还是主要依赖于右脑的个人倾向性。两者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大致说来,左脑是理智的、逻辑的、言语的;右脑是情绪的、直觉的、非言语的。
左脑的单侧化发展,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左脑优势的人过分依赖逻辑和理性。往往把知识从广阔的生活背景中抽离出来,孤立起来。这样会导致人类认识世界的原初的丰富的感性能力逐渐削弱甚至丧失。因而,当代教育的任务是,不仅要让学生能够依靠书本来获得知识,还要能够在生活中通过丰富的感性资源进行学习。如果说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是“知道”事物,那么舞蹈的感知特性显然是极为鲜明的。舞蹈艺术教育的实施不是靠说教,而是借助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通过学生亲历亲为的艺术实践来完成的。
舞蹈训练有助于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由于学校教育侧重于语言和数学技能的训练,培养的往往是线性与序列的思维方式、因果的理解途径,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艺术教育培养的是直接的现实的感性经验,架起语言与非语言之间的桥梁。
舞蹈是人的本能、本性的反映及其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本能、本性被扭曲,以致丧失。现代人片面发展了自己的理性,而压抑、忽略了自己的感觉。找回、恢复人的本能,就找回了已经失去的平衡和和谐。对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培养和优化是从感性素质开始的。感知觉的改造会使人以全新的方式来感知自我和世界。舞蹈艺术是感觉器官的活动、形象思维与情绪活动,在感性素质的培养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