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05-31 00:00:00 编辑:东浩 手机版

  F·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中提到:“一个小城市是自然怀抱中的一个物体”,“存在于自然骨架中建筑物和小城市,常常能使人看到它和环境的全貌,因此它们在自然背景中显得格外突出;是沉静的背景中的活跃因素”。而“作为建筑背景的自然景观是视觉的骨架,建筑物必须与其相适应”。文中提出依存与萃取是一种处理建筑与自然的方法和理念。 建筑的美具有依存性,它依存于自然界,萃取自然的美来营造自身的美,从而达到整体美的统一。

  它依存与萃取自然的特性是多方面的。包括当地的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地质与地方材料等。

  1 地理气候

  瑞士地处欧洲的中心,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气候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气流影响,瑰丽的阿尔卑斯山横亘其中,气候直接影响到植被和大地景观。瑞士的夏日,温和湿润,南部山麓迎着地中海吹来的习习暖风,莺飞草长、绿意融融。这是乡村小旅馆的一幅美丽景象,浓绿的树林草地和着红色怒放的鲜花,与蔚蓝的天空组成明快灿烂的大地景观。小旅馆红色的百叶木窗与门前的鲜花交相辉映,又与深褐色的木墙取得强烈对比,整个画面是如此的赏心悦目。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里的 “chalet”会有深色的墙与鲜艳的红色、蓝色、绿色的窗扇?为什么这里的许多加油站、郊区娱乐场、体育馆、购物超市等会采用如此高纯度的明快的色彩?自然培养了人的审美情趣。建筑师们萃取了当地景观明快的色调来营造建筑的色调,进而达到建筑与环境总体基调的和谐统一。到了冬天,阿尔卑斯山中白雪皑皑, 冰雪覆盖的小山村在自然的怀抱中显得格外恬静怡人。小屋的坡顶把积雪引入村中,使村落与山坡融为一体。房屋与周围环境是互抱阴阳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 地形和地貌

  瑞士境内山地甚多,特别是南部山区,地形地貌尤为复杂。这里的乡村多位于高峻的山中,城镇多在山坳的平地或缓坡上。当地的民众、规划师与建筑师们充分尊重了客观地形条件,依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来定位乡村城镇的不同形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瑞士城乡景观独具一格的美。洛桑(Lausanne)是瑞士著名的历史名城。老城区建于一个小山包上,建筑沿地势逐级上升,最高处便是高耸入云的洛桑主教堂,整个城市形象强烈而突出。从总体全貌上看,城镇、乡村与地形有良好的双向景观效果:从山村俯视,小城周边稀疏的房屋与树林连为一体,全镇掩映在一片青山绿树之中;从平地仰望山上的小村庄,远处的小屋犹如岩石一般若隐若现地点缀在大山之中,显得文雅而谦和。这时,自然是创造美的主体,建筑处于从属的地位。建筑的美依从于自然的美,这是在乡村及小城镇设计中尤其要注意的。

  3 地质与地方材料

  汪正章在《建筑美学》中说:“建筑的美具有依存性,它依赖于物质材料而存在,受工程技术的制约。” 建筑的空间是由物质材料分隔开来的,材料决定结构,材料的质感特性和结构构造是营造建筑室内外形式与风格的关键因素。而众多的单体建筑组成群落,因此整个乡村城镇的形态与风貌也间接地依存于物质材料。

  瑞士人民是热爱传统和自然的。在这里,人们仍用传统的材料建造自己的房子。阿尔卑斯山上盛产的木材、岩石是他们建房主要的建筑和装修材料。在一位朋友的家中,裸露的石墙和木质屋顶、栏杆, 再配上松鼠、鹰的标本,很有一种乡野逸趣。乡村的小餐馆也大都以木材装饰。在 Martigny 的一个壁球馆,其大跨度的屋顶亦是木结构的,纵横交错的木梁展示出一种结构美。传统民居“chalet”在《牛津英汉辞典》中解释为瑞士山上的小木屋,它们多为全木结构,或底层砖石、楼层木结构,立面上梁与墙身的交接完全暴露其木结构构造。还可以看到,许多室外的雕塑景观小品也是木质的,瑞士人对木材的亲睐可见一斑。同时,石材也被大量运用,教堂多以石材建造,墙身的质感与山岩一致,犹如从山石中生长出来。当地还产一种片状岩石,所以有的房屋仍沿用石板瓦,这颇像云南的石板房。当然,不仅仅是乡土材料,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和制品也是营造乡土风情的重要因素,如仿树皮的贴面砖,仿传统瓦的屋面砖等亦取得很好的实用功能和视觉效果。地方材料的运用统一了建筑室内装修、外观形式、乡村景观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材料营造了瑞士乡村这种质朴和谐的美。

  总而言之,建筑与地理气候、地形、地方材料等自然的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单体还是群体建筑,它们依存自然的地形和材料,萃取自然的美的基调和质地来展示自身的美,这种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关系正是获取美的关键所在。

  当然,对建筑与环境的美学的感受和创造远远不止以上涉及的方面,它是复杂而微妙的。既与对象的形式特性有关,又与人们的审美心理有关;既与自然环境密切联系,又与社会环境相关联。

本文已影响197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