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排木鼓舞《往》视频

发布时间:2016-11-09 00:00:00 编辑:少芬 手机版

  反排木鼓舞主要有高斗(斑鸠)舞,高斗大(斑鸠合翅)舞,扎夏(五祖宗)舞,扎夏(打猎)舞等五个章节。采用单击、合击、交错敲击等演奏手法,鼓点错落有致,节奏明快,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苗族反排木鼓舞动作特点

  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点急时如雷鸣。缓时如滴水;而施洞、革东地区敲出的鼓点自始至终急如炒豆,响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时。动作特点是踏二四拍,其头、肩、腰、臀各部位的动律均稳定在一节拍时控中统一进行,和谐统一。全身运动以胯为动力点,甩同边手。头,手、脚开合度大,整个舞蹈动作约模仿虫、鸟、鱼、兽、禽的动作,变化时动作粗扩豪迈、骄健敏捷、灵巧活泼。真谓是"并有魄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护窝之威,跃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鹞子翻身之疾"的气势。

  反排木鼓舞

  反排木鼓舞主要流传于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地处台江县城东南面,距县城26公里。起鼓山是村寨四姓氏族祭鼓节举行起鼓仪式之地,离村寨约1公里悬崖石洞,是历届祭祖放置木鼓处。

  反排木鼓舞是祭祀性舞蹈,源于祭鼓节。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系从原始图腾信仰和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发展而来。据杨亮今老人介绍,按当地苗族姓氏谱系子父连名计算,迄今已有45辈人,约10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反排木鼓舞亦有近千年的历史。

  反排木鼓舞以鼓为乐点,鼓点就是舞之音乐,舞之灵魂,舞随鼓点变化而变化。鼓点器具由木鼓、鼓架、鼓棒组成,舞蹈由鼓手击鼓指挥,因此,鼓手是跳木鼓舞的核心人物。鼓点节奏为2/4拍,整个舞蹈由“牛高抖”、“牛扎厦”、“厦地福”、“高抖大”、“扎厦耨”五个鼓点章节组成。“牛高抖”表现以前祖先由东向西迁徙时,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昼夜兼程的艰难历程,舞步为左右各跳一步,第四步转身;“牛扎厦”表示怀念迁徙行程的祖先,舞步为每跳四步至第五步转身转;“厦地福”表示远方兄弟、亲朋好友的欢聚的舞蹈,舞步为左右各翻身跳四步;“高抖大”表示祖先定居砍伐山林、开垦田土、安居乐业,再跳木鼓舞来追忆怀念的祖先,舞步为每三步一转身;“扎厦耨”表示怀念祖先踩虫,打猎生活的场景,舞步为左右各跳三步,上前一步向后转身还原。跳反排木鼓舞时间长度不限,其鼓点可用一种单独起舞,亦可用几种鼓点连接起舞,跳木鼓舞时不要求所有人员都按鼓点统一起步,可由少数人或部分人按鼓点起步,众人随时参与进来,个人亦随时可以退出,但有一条要求,即需仪式或时辰终止,鼓点结束时,众人方可离散。

  反排木鼓舞的动作大都根据人的劳动姿态,动物的活动形象创造而成,其动作姿势有:“老鹰式、鹞子式、撒秧式、栽茄式、打猎式”等,其特点是踏2/4拍,用手、脚、胯于同一节拍空间进行同边甩,通过侧身顺走,变化身体形态,要求头、肩、臀各部间的动律均稳定在同一节拍时统一进行,使人体在不协调运动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反排木鼓舞反映出苗族的社会组织、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礼仪等。在舞蹈中,人们把各种动物动作姿态和人生产、生活姿势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反排木鼓舞以口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借助本民族祭祀活动进行传承。通过集体参与进行模仿学习,由于鼓点轻重缓急,节奏快慢难以掌握,一般人难以学会,因此会跳舞的相对较多,会敲鼓的却很少,一旦学会便极受人们尊重。反排木鼓舞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反排苗寨木鼓舞,如今已面临艺绝人亡的严峻形势。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作为祭祀性舞蹈的反排木鼓舞被视为“四旧”而被禁止,导致现在完整掌握原有鼓点及跳法的人为数不多,许多鼓点和跳法已已经出现艺绝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纷纷离开故土,寻找致富机会,原有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心理特征不断丧失和异化,年青人对时尚文化的追求,使他们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导致传承链的断裂。

本文已影响977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