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2.教育行政法规是由( )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3.教科书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出版行政部门按照( )原则确定。
A.微利
B.免费
C.平价
D.成本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民主法制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6.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8.某民族小学的学生以本民族的小孩为主,该校教师用本民族通用语言进行教学,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
A.正确,以本民族孩子为主的民族学校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教学
B.正确,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使用哪种语言都可以
C.不正确,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使用普通话
D.不正确,违背了教师资格制度
9.小东上课时间玩ipad被班主任没收,小东课后多次向班主任索要,班主任都以借口推托不给。对此,小东可以采取的法律途径是( )
A.申诉和仲裁
B.申诉和诉讼
C.复议和诉讼
D.复议和仲裁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 )公办学校的性质。
A.变更
B.调整
C.改变或者变相改变
D.改变
11.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2.户籍在某市的灵灵已满六周岁,要在本地上小学了,她应该选择( )。
A.户籍所在地的任意学校考试入学
B.家庭住址所在地的任意学校入学
C.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入学
D.家庭住址所在地的学校考试入学
1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 )的方针。
A.教育、感化、挽救
B.批评、教育、惩罚
C.说理、劝服、感化
D.教育、劝服、挽救
14.教师赵某对上课捣乱的学生常常进行绕操场10圈跑的惩罚,校长虽多次教导,但赵某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是为了学生好,对上课不好好听课的学生仍会进行长跑惩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学校对赵某可以( )。
A.进行停课处置
B.进行行政处罚
C.进行罚款处罚
D.进行行政处分或解聘
15.小张(12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 )。
A.合理不违法
B.不合理违法
C.合理但违法
D.合理合法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D.不遵守纪律的
17.鹏鹏12岁,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拘留,班主任唐老师因有感触,在微博中描述了此事,并采用了鹏鹏的真实姓名。唐老师的做法( )。
A.合法,微博是唐老师的个人空间,有发表的自由
B.合法,唐老师的做法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教育的作用
C.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8.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 )应该承担责任。
A.陈某
B.老师
C.陈某和老师
D.陈某和学校
19.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 )
A.第三人过错
B.不可抗力
C.意外事件
D.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