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

发布时间:2017-02-07 00:00:00 编辑:嘉辉 手机版

  日前,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为加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更多具体内容,下面一起和小编来看看!

  安徽省出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到2020年,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基地基本建成,与沪苏浙衔接紧密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形成,大开放大合作新格局初步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人口和产业进一步集聚,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皖江八市“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长三角城市群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全面缩小与沪苏浙发展差距,基本形成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新兴增长极。到2030年,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成,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联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开放型经济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与沪苏浙协同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共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成为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为将皖江城市带打造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带、新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七大主要任务:将合肥打造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积极打造沿江发展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基地;构建高等级、一体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构筑辐射全国、面向亚太的开放新高地;强化生态安全保障;推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其中,明确提出要将合肥打造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 “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加快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到2020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超过50家,市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发展瓶颈: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国道 310,长度1613千米,贯穿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6个省份,是我国中部地区连接东部和西部的交通“大动脉”。不过,同一条道路,在不同省内的路况却大相径庭。

  “以前坐车只要感到颠簸就知道到安徽境内了,车辆的通行速度明显降了下来。”胡磊在安徽砀山做水果批发生意,经常运送货物往返于这条道路,对此深有体会。

  临近春节,又到了水果销售的旺季。对于车辆的通行速度,胡磊没有了以往的担心。就在去年12月,历时2年的国道310改建工程(砀山段)全线竣工并通车。“以前是双向两车道,路面非常窄,会车都比较危险,现在不仅路况变好了,路面也变宽了,看上去像高速公路。”胡磊说,道路的通畅让物流运输的效率大大提升。

  砀山位于安徽的最北部,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区位优势非常显著。在融入中原城市群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打好这张牌?这也是省人大代表、砀山县委书记王广敏在思考的问题。在他看来,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困扰皖北地区发展的“瓶颈”。

  王广敏透露,作为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国道310已经全线通车。而要真正融入中原城市群,还需要把通往河南、江苏、山东等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样对融入中原和长三角等区域十分有利。

  协同发展:高铁打通“任督二脉”

  早在2013年,作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召开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会上就曾提出,打造中原城市群,必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成员市之间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无缝对接。“商合杭”铁路的规划建设,是实现“无缝对接”的重要一脉。

  就在这次市长联席会召开后不久,商合杭高铁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式立项,目前已开工建设。2016年,郑州至阜阳高铁线路也获得批复,未来将与“商合杭”对接,打通中原地区的“任督二脉”。

  除了高速铁路,一批基础交通设施也将上马。在今年1月初公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皖北片区还将建设合徐高速固镇连接线、合肥至霍邱至阜阳、蚌埠至五河、阜阳至淮滨、徐州至淮北至阜阳、明光至定远至巢湖等一批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同时鼓励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并将推广“一票式”联程和跨城市“一卡通”服务。

  在我省制定的加快皖北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到2020年,皖北六市全部联通快速客运铁路。不仅合肥至蚌埠至宿州至淮北、徐州至淮北至宿州至阜阳等会启动建设城际铁路,阜阳至六安至合肥的城际铁路也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开通。

  交通的互通互达,不仅是让百姓出行更加方便,更拉进城市群间的距离,给皖北地区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协同发展搭建便捷平台,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物流运输等也会更加频繁。

  资源共享:区域合作加快脱贫

  有了便捷的交通,丰饶的中原大地才能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这在本届安徽“两会”上,也成为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

  农民出身的郝正旺已是阜阳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几年前的一个创意,让郝正旺走上“高端”蛋制品的创业路。“土鸡、土鸡蛋越来受欢迎,而皖北的肥沃土地不正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嘛!”郝正旺创办了品牌鸡蛋的企业,和养殖户签订订单,生产质量高、无公害的蛋制品。这几年,郝正旺的品牌鸡蛋企业开始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销售到了江浙沪等地。

  在安徽“两会”上,作为省人大代表的郝正旺阐述了自己的“梦想”:皖北的城市和中原其他城市一样,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地上有粮食、地下有煤矿”,应该将这些优厚的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带动经济发展,帮助更多农民致富。

  在郝正旺看来,中原城市的“抱团”发展,也给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带来更广阔的舞台。“产业扶贫”需要“授之以渔”,让农民能从根本上脱贫,农业、土地资源的优势才能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入中原城市群后,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协作,利用各自优势进行产业扶贫,这也是加快皖北崛起最有力的实践。

  文化旅游:区域联合“一脉相承”

  在“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亳州被确定为核心发展区。同处中原大地,文化、习俗一脉相承,皖北城市将如何“唱”好这台戏?省人大代表、亳州市文化旅游局局长薛冰下了一番力气。

  曹操八角台遗址公园、观音山汉墓保护工程,均为亳州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工程。从去年开始,薛冰便经常往在建工程跑。“2017年是亳州文化旅游年,新建和续建项目就达到23个,总投资额222亿。”

  如此大规模地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亳州的目标十分明确:通过“十三五”期间发力,将亳州打造为文化旅游强市,成为中原城市群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为此,薛冰已经跑了省内多个城市。下一步,他还将去往郑州、菏泽、济南、开封、徐州、洛阳、许昌等城市,激活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市场。

  不仅是亳州,皖北城市早已在与中原城市积极对接,积极融入中原文化。按照规划,中原城市群在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上,还将打造跨省旅游风景道,联手开发淮河沿线、南水北调源头、隋唐运河、京杭运河、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跨省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性旅游联合体。

本文已影响909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