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管道埋设深度
根据冰冻层厚度、外部荷载、最小管顶覆土厚度等综合考虑进行设计。
在设有阀门、排气等处管道的埋深,要考虑井室的形状、大小及井内阀门实际尺寸和操作尺寸。
管道埋设深度不是越深越好,要考虑工程造价和将来管道维修费用。在非冰冻地区,管顶覆土厚度可采用0.8米—1.2米,在冰冻地区还要考虑冰冻厚度。
在市政地下管线复杂的地段,给水管线穿越障碍时,要从全段管道综合考虑,尽量平缓、顺直过渡。
5 管道附属设施
检修阀:供水主管每500—1000米应设置检修阀门一个,主要管道和次要管道交接处的阀门设在次要管道上。
伸缩节:供水管上设置的检修阀门应加设伸缩节,当阀门需要更换时,可以减少阀门更换的时间,缩短停水区域的停水时间。露天管道应设伸缩节。
排气阀设置位置:⑴管道局最高点;⑵管道下降坡度变大点;⑶管道上升坡度变小点;⑷长距离无折点上升或下降管道每隔500米—1000米设置一个排气阀;⑸长距离水平管道每隔500米—1000米设置一个排气阀。
排气阀的口径:排气阀的口径与管道直径之比为1:8—1:12。
排气阀与管道连接之间应设置阀门,可避免拆换排气阀时大面积停水。
水阀和排水管:在管道下凹处或阀门间管段最低处需设置排水阀和排水管,以便排除管内沉积物或检修时放空管道。排水管应与母管管底平接并具有一定坡度。如地形高程允许,应直接排入河道、沟谷;如地形高程不能满足直接排放时,可建湿井或集水井,再用抽水机具将水排出。排水管和排气阀的口径与母管道直径之比为1:3—1:4。
消火栓:两个消火栓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00米—120米,距车行道边不大于2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米。冰冻深度≤400mm的地区宜设置地下式消火栓,冰冻深度≤200mm的地区宜设置地上式消火栓。
阀门井:由于管网中的附件设计在阀门井内,为了降低造价,配件和附件应布置紧凑。阀井的平面尺寸,取决于管道直径以及附件的种类和数量。但应满足阀门操作和安装拆卸各种附件所需的最小尺寸。井的深度由管道埋深及阀门尺寸确定。但是井底到管道承口或法兰盘底的距离至少为0.1米,法兰盘底和井壁的距离宜大于0.15米,从承口到外缘井壁的距离,应在0.3米以上,以便于接口施工。阀门井的形式根据所安装的附件种类、大小和路面材料而定。直径较小,位于人行道上或简易路面以下的阀门,可采用阀门套筒,寒冷地区不宜采用。安装在街道下的大阀门,应采用阀门井。
支墩:当管径大于或等于300mm的管线的弯转处、三通处、水管末端的盖板上以及缩管处,都会产生拉力,接口可能因此松动脱节,而使管线漏水,因此,在这些部位须设置支墩以承受拉力和防止事故。当管径小于300mm,且试验压力小于1兆帕时,在一般土壤地区,接口本身能承受拉力,可不设支墩;在松软土壤中,要根据管道试验压力和土壤条件,计算后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支墩。当管道转弯角度小于10度时,可不设支墩。
6 结束语
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要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小区给水规范、施工规范、消防规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相关规范和手册,并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当地水司的运行规程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节能出发综合考虑,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