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是人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主要指的是“建筑内部空间的理性创造方法”。以下是YJBYS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室内设计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供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换句话说,室内设计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艺术为形式来表现的,目的在于塑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既有生活品位,又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生活环境。
谈室内设计的艺术表现性,无疑就涉及到了美,美离不开艺术,美离不开和谐,美离不开色彩,室内色彩设计无疑在室内艺术设计即表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斯在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人类是“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的”,即“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从石器时代的穴居草棚到近代高楼大厦,无不显示出建筑形式的美,如:比例、和谐、色调、质感、均衡、韵律、构图、序列等等。色彩被广泛运用于艺术活动的实践中,色彩也无一例外地在现代室内设计以及运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色彩丰富了世界,同时,色彩本身也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它不仅客观存在,也是人类视觉感官的重要感觉方面。在这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不同的色彩有其不同的性质,显现出不同的特征。于是,人类也就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早在哥德时代,就把色彩区分为两类:一类是阳性的,即:黄、红黄(橙)、黄红(朱砂),它们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活跃的和奋斗的”姿态;另一类是阴性的,即:蓝、红蓝、蓝红,它们适合于一种“不安的、柔和的和向往的”情绪。在这里,哥德所说的阴性和阳性,就是色彩的冷或暖。可以这样讲,只要有色彩关系存在,色彩就有冷暖之分,这一特性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色彩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色彩的表情是以联想为基础的, 如“绿色唤起我们对自然的种种设想,而蓝色则像水那样清凉。红色是会令人激动的,能使人联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人们内心的情感、审美的情感可以通过色彩来体现。
清代的李渔提倡居室要在俭朴、平凡中有新意,以追求内心的闲情逸致,切不可效仿他人。他说:“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织巧烂灿。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与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这里提到的“新”“奇”“雅”以及“创与标新”,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高贵华丽,是精而不丽。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不论是居室还是公共空间环境,无论是在使用功能方面,还是在大众的心理感受方面,都要求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更多的提供便利舒适的服务,以实现环境气氛与心情的和谐,给消费大众存留一份好心情。要使室内空间有一个和谐的、使人心悦的色彩氛围,使其充满某种情调,让使用者从中获得愉悦的心境和美妙的感觉,色彩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室内色彩不仅是创造视觉效果、调整气氛和心境表达的重要因素,而且具有性格的表现、光线的调节、空间的调整、活动的配合以及气候的适应等功能。室内色彩从结构的角度上讲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背景色彩。指的是室内固定的天花板、墙壁、门窗和地板等这些室内大面积的色彩。根据面积原理,这部分色彩适于采用彩度较弱的沉静的颜色,使其充分发挥背景色彩的烘托作用。其次是主体色彩。指的是那些可以移动的家具和陈设部分的中等面积的色彩组成部分,这些才真正是表现主要色彩效果的载体,这部分的设计在整个室内色彩设计中极为重要。再就是强调色彩。指的是最易发生变化的摆设品部分的小面积色彩,也是最强烈的色彩部分,这部分的处理可根据性格爱好、环境的需要,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
设计师向来最关心和研究的主要是色彩的和谐。怎样才能使色彩的搭配更加趋于合理,如何能使各种色调变化最融洽地相互结合在一起。按规律,室内色彩设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关系色类和对比色类。关系色类,包括单色相和类似色相;对比色类,包括分裂补色、双重补色、三角色、四角色等多种色彩设计类型。总之,无论哪一类型的色彩计划,都必须考虑根据室内设计效果的综合需要加以制定。合理运用色彩和谐的配置,常常会使人感受并且保持一种全新的、愉悦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色彩环境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设计师们所关注的。哥德曾提到“一个俏皮的法国人自称,由于夫人把她室内的家具颜色从蓝色改变成了深红色,他对夫人谈话的声调也改变了。”可见,色彩氛围以及由此呈现出的某种情调,会极大地影响人的情绪。
室内色彩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根据对象确立一个色彩基调,也就是色彩的总倾向。决定色调的主要因素在于光源色和物体本身固有的色彩倾向,为了实现室内色彩设计的和谐效果,可通过装饰材料的选择、室内陈设的色彩设计和光源的利用,包括对日光源和人工光源的合理利用等等。因为,没有光线,一切视觉现象都不可能存在。室内光线,一方面必须要能满足生活功能的需要,要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又要求能满足营造环境氛围、视觉效果和情感因素的需要。只要我们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运用,就不难能营造出一个赏心悦目的、有着独特情调的室内环境氛围,并且能与人的感觉达成和谐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