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鳗鱼养殖
⑴鳗种培育
鳗种培育是将体重0.1~0.2的白仔鳗养到体重10~20克的小鳗的过程,第二年大部分鳗种可以养成食用鳗上市(150~200克/尾)。鳗苗养成鳗种一般分三级进行。各级鳗池放养规格和密度分别为:一级池每平方米放养0.1~0.2克的鳗苗0.2~0.3千克;二级池每平方米放0.3~2克的鳗苗 0.3~1千克;三级池每平方米放养2~20克的鳗种0.5~2千克。
鳗苗选择:优质鳗苗要求头阔吻钝,规格整齐;游泳活泼,体无创伤,体色光洁呈玉白色;肌肤丰润,机体健壮,无病原寄生。规格为每公斤6000尾左右。
鳗苗放养:放苗时间为3~4月,水温20℃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放苗前应先将培育池和鳗苗进行药物消毒。培育池的消毒方法与家鱼苗种池相同。放养密度按一级池的要求进行。
摄食训练:摄食训练是养鳗成败的关键技术,约需训练一个月时间。鳗苗下塘后第一周,应设法使鳗苗由分散摄食转为集中摄食。一般从傍晚开始,使用丝蚯蚓作诱饵,将养净的丝蚯蚓散投在食台上,每日投喂4~5次,日投喂量占鳗苗总体重的20~40%。同时在食台上方挂一盏15W的电灯,把鳗苗引到食台周围,集中摄食。也可以日间在食台上方搭蓬遮阴,造成一个阴暗环境,同样诱使鳗苗中摄食。一周后如大部份鳗苗都被引上食台摄食,表明集中摄食训练已获成功。然后逐渐往后推迟投喂时间,最后完全改在白天进行。从第2周开始,应逐渐减少丝蚯蚓投喂量,增加蚌肉、猪脾或鲜鱼等鲜饲料的肉糜,每日投4次,日投喂量占鳗苗总体重的10~15%。15天以后,逐渐将丝蚯蚓或肉糜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并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1个月后,即可全部改用鳗苗配合饲料,每日投喂两次,日投喂量占鳗苗总体重5~8%。配合饲料要加水充分揉和,有条件的还要加入适量油脂。饲料拌好后要马上投喂,防止α-淀粉裂化,影响粘合性。
分级饲养:鳗苗在饲养中由于个体间争食能力强弱不一,造成个体大小差异很大,因此每隔20~30天就要将不同规格的鳗苗分养,分养前应停食一天。因鳗苗个体尚小,头几次分养可用密眼捞海在食台下捕捞,将先上食台的健壮苗优先分出;以后随着个体逐渐长大,可用广东鱼筛或不同网目的无节结网进行分选工作。分选后用痢特灵药浴,即可按级分养。各级苗种池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如上所述。鳗鱼分养后配合饲料日投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鳗苗饲养到11月中、下旬时,大部分个体可长到20克左右,可作为鳗种放入成鳗池养殖。
水质调节:培养和管理好鳗池水质,是养鳗高产的可靠保证。
主要措施是:
①培养微囊藻,增加水中溶氧。由于鳗池水中的溶氧来源主要依靠蓝藻中的微囊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因此,当池水中的微囊数量少,透明度过大时,应从附近池塘中捞取微囊藻种,放入鳗池,并施硫酸铵,每亩1.0~1.5千克,连续2~3天,进行强化肥育,使其迅速繁殖、生长。
②掌握好水色。池水要保持浓绿钯,透明度以25厘米左右为宜。当水色由浓绿色变成淡绿或淡黄色,或透明度大于25厘米时,应及时追施硫酸铵,每亩0.5~1千克,连续2天。当微囊藻过多,水色过浓,透明度小于15厘米时,应注入新水,使透明度提高到25厘米左右。
③及时除虫。浮游动物是微囊藻的大敌,尤其是轮虫影响最大,为限制轮虫繁殖,可在鳗池中搭养一定数量的鳙鱼,一般每亩可搭养2龄鳙鱼10~20尾。若浮游动物仍然繁殖过快,则可用晶体敌百虫泼洒,使池水呈0.5~1ppm浓度。
④适时开机注水。为改善鳗池水质状况,还应安装水车式增氧机增氧,开机时间可参照家鱼养殖部分。同时,每天应换水1/10~1/7,换水时,应将池水中的残饵、粪便排出池外。
⑵成鳗养殖
成鳗养殖是把体重20克以上的鳗种养成体重150~200克的商品鳗的生产过程。成鳗养殖有专养和混养两种形式。
池塘专养:就是在池塘中高密度单养鳗鱼,一般露天池亩产1000千克以上。
鳗种放养:鳗种放养前,应对鳗池和鳗种进行药物消毒,然后才能放入鳗池饲养。放养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水温13℃以上时进行。放养密度视产量指标、鳗池条件、鳗种规格和养殖技术等因素确定。一般亩产1000千克以上的放养量为鳗种规格20克左右,亩放150~200千克;规格50克左右,亩放300~400千克。半流水池塘的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可放体重20克左右的鳗种3~5千克,设备良好的流水池每平语词米可放10~15千克。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投喂饲料、轮捕轮放、水质管理、鱼病防治等内容。
投喂饲料枣养鳗饲料有新鲜饲料和配合饲料两类。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原则。每天上午9~10时投喂一次,在水温25℃的日投饲量,配合饲料为存塘鳗总重量的2~5%,新鲜饲料为10~15%。早春或晚秋水温较低,或水温超过30℃的时候,日投饲量可酌情减少。一般要求投下饲料20分钟内吃完为度。鳗料搅拌要均匀、柔和。搅拌好就要立即投喂。
轮捕轮放枣鳗鱼在饲养过程中,个体生长速度差异很大,必须采取分期放养,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捕大补小等措施。一般每隔一个月左右分级分稀一次,使同池鳗鱼规格整齐,密度合理。3月底放养的鳗种,6月初已有部分达到上市规格,即可进行第一次捕捞;6月份以后,水温升高,鳗鱼欲旺盛,生长快,至7月下旬可进行第二次捕捞,捕捞后立即补放鳗种;9月初又有相当数量达到上市规格,进行第三次捕捞;11月中旬进行清塘捕捞,将未达到上市规格的留作翌年春放鳗种。分级分稀前1~2天就要停止喂食,并要更换池水,实行原池吊水,使鳗鱼排空肠胃内食物,再用光滑鱼筛进行选别。操作要小心细致,防止损伤鱼体。
水质管理枣水质管理措施可参照苗种培育阶段的做法。
池塘混养枣在养殖四大家鱼的鱼塘中混养鳗鲡,有不投鳗饲料和投鳗饲料两种方式。前者每亩搭配15~20克的鳗种50~100尾,鳗鱼以鱼塘中的野杂鱼虾、底栖小动物和饲料碎屑为食,年终可捕获体重150~200克的食用鳗10~15千克;后者是进行高密度混养,每亩搭配15~20克鳗种1000~2000尾,每天投喂一次鳗鱼饲料,投喂量为鳗鱼总体重的1~2%。鳗鱼还可兼食池塘中的野杂鱼虾和底栖动物。年终可捕获食用鳗150~300千克。这两种混养方式均已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普遍推广,使鱼塘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温流水养殖
温流水养鳗是较先进的养殖方法。要求将水温控制在鳗鱼最适水温(27℃上下),并进行流水养殖。其优点是鳗鱼病害少,生长快,单产高。一般2月初放苗,当年就可全部养成食用鳗,亩产15000千克左右。缺点是基建投资较大,养殖技术性强。这种养殖方式因水源不同,可分为工厂余热温排水养殖和室内循环过滤式养殖两种。前者利用工厂余热温排水,可以节省能源,结构较简单,养殖成本较低;后者用锅炉加温,池水循环利用,需配建生物过滤池,结构比较复杂,一次性投资较大。
余热温流水养鳗均要求尽可能利用地形高程建造鳗池,以便能自动注、排水。由于池水用过后立即排出场外,因此一般都在露天操作。其主要设施有:冷水和热水管、调温池、养鳗池和排水管。
循环过滤式养鳗场,一般都在室内操作,并配有生物过滤池。温流水养鳗场的规模一般为1~2亩。每只池子都是水泥结构,面积以30~50平方米为宜,池深1.2~1.4米,蓄水1.0~1.2米。池呈圆形或正方形切除四角,圆池池底呈锅底形,排水口设在池底中央,由两个半圆形的排水墩及墩两侧的三道闸门组成。方形池池底平垣,并向排水口倾斜。其他设备要求和饲养管理方法与露天池大致相同。
水质管理
“水”是鳗业的命脉,搞好水质管理,是高温季节养殖工作的重中之重。
1.人工降温法。把水温降下来,不靠“空调”,不用“电扇”,用人工的土办法也可以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其做法是:1、在精养池的上方,加盖一层黑色的遮阳布,那遮阳布既可以通风透气,又可以阻挡阳光直射,增添了水面清凉度,这样做水温可以降低1~2℃左右。2、提前排污换水。正常排污换水,都是在上午8点,高温季节可以提前到早上6点,因为夜间的水体相对比白天凉爽,趁水温低的时候,就进行排污换水,这样做同样可以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3、提高水位。高温季节,不管是土池也好,精养池也罢,一律把水位提高到最高界线。水位高,水体空间大,温度上升慢,也是降温的好办法。4、加大换水量,当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利用机井或深水井向池中补充一些凉水,也能明显收到降温效果。
2.洪水排除法。高温季节也是暴雨频繁季节,养鳗场经常因为洪水进池,引起鳗鱼中毒,发生虫害、烂鳃等诸多疾病发生,如何避免洪水进池:1、凡是下暴雨,采取不喂料、不排污、不换水,宁可少喂一餐,不可冒险使用洪水。2、池中进了少量洪水怎么办?一旦池中进了少量洪水,用高锰酸钾1.5ppm调节水质,或用生石灰15~20ppm改善水质,也可以用净水宝3ppm,净化水质。3、调整改变排污换水时间,错开与洪水直接接触的机会。洪水时期,有时可以提前排污换水,有时也可以推迟排污换水,不受常规限制,尽量避免洪水进池。4、大量洪水进池怎么办?一旦池中进了大量洪水,首先要停止喂料,然后用海中宝之类的水质改良剂进行净化处理,最后用高锰酸钾2 ppm+杀虫灵2#进行除虫、杀菌、消毒。
温室止水式
这种养殖方式是与露天池配套,在培育池上方搭钢骨架,覆盖塑料瓦或薄膜,并采取加温措施,使池水保持在25℃左右。各级鳗池的规格和放养密度以及饲养管理方法与露天池养殖基本相同。鳗苗饲养一个月左右就可分塘,成活率80%左右。2月下旬放养的鳗苗,饲养120~150天,可养成3~5克的鳗种,到年底可养成50克左右的鳗种,并有20~30%的鳗种养成食用鳗上市。
土池养殖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也广。养殖户大量在土池中进行鳗鱼养殖,均获得高产高效。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一般每亩产800~1000千克。现将鳗鱼土池高产高效养殖决窍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与消毒
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鳗鱼外逃,又可遮阴,利于其生长。
放养前应挖除土地内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进、排水口,在鳗种下池前10~15天每10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25千克清池消毒,彻底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然后在鳗种下池前5~7天注水0.6~0.7米深,进水口用60目筛子过滤。最后施基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泼施腐熟猪牛粪300~400千克,待水呈淡绿色或黄褐色后再放鳗种,使其下池后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饵料。15天左右将池水加深至1.5米。
二、鳗种处理与投放
鳗鱼生长的适温为20~28℃,水温在12℃时开始摄食,因此投放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投放前,先将鳗种包装袋放入水中浸泡20~30分钟,以适应水温,袋内外温差小于5℃时才能拆袋,然后用小水盆向袋内倒入2~3盆池水,使鳗种从高溶氧状态逐步适应低溶氧状态。同时,投放前还应进行鳗种消毒,每50千克水用食盐0.75~1千克浸洗鳗种15~20分钟。
投放的鳗种要求体色青灰、肌肤丰润、富有弹性、游泳活跃,同池鳗种规格要整齐一致,否则因鳗鱼间的相互争食会影响到个体弱者的摄食。放养密度一般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5000尾20克左右的鳗鱼;50克左右的可投3000~4000尾;100g左右的可投放2000~3000尾。同时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混养鳙鱼50尾、鲢鱼30尾、罗非鱼200尾,一方面可滤食浮游生物,食净鳗鱼排泄的粪便,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增加鱼产量。
三、饲料种类与投喂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上有售),并在每50千克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a、b、c、e)50~60克、鱼肝油1.5~2千克(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上应停供鱼肝油)。幼鳗适当少加,成鳗多加。若暂时缺少专用饲料,可用小杂鱼、畜禽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绞碎拌面粉代用,其粗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
鳗鱼是肉食性鱼类,贪食。投喂时要实行“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质:即保证饲料的质量。调制好的饲料要软硬适度(加水量为1.2~1.3倍),新鲜洁净,不能变质腐败。定量:即投喂量要根据鳗鱼的规格、摄食、消化及天气、水温、水质状况适量投。一般日投饲量为鳗鱼体重的1.5%~2.5%,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定时:即鱼体规格小、密度大,每日上午8时、下午4时左右各投喂1次;鳗鱼规格在100克以上,每日上午8时~9时投喂1次即可。定位:即饲料投放在固定食台上,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设置2~3个食台。
四、日常管理与防病
每天早晚巡池,观察鳗鱼活动与摄食状况,雨后检查排水口等,防止逃鱼。平时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夏、秋季每5~7天1次,每次换水量为全池的10%左右。同时注意使pH值在7~8.5之间,pH值过高时应换入新水,过低则每1000平方米用15~20千克生石灰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