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主要农产品总量基本实现平衡,农产品的供求已由量的增加逐步转向质的提高虽然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呢,一起来看看!
一、农产品特性与农产品质量特性
农产品是由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动植物体或以动植物体为对象的初级加工产品,如粮食、棉花、秸杆、禽畜鱼、牛奶、水果、蔬菜、饲料、面粉等。农产品有两大作用,一是为人类提供食物和食物原料,二是为工业生产提供生产原料。农业生产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产品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农产品是不可间断的生命连续生长过程的结果,各生产环节只有继起性,没有并列性;农业生产活动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劳动支出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依赖于自然的光合作用过程和植物生命周期过程,它的直接产品都是具有生命力的碳水化合物,具有易于腐败、不易保存的特点,消费具有一定的时限性。业生产中劳动者在各个劳动环节的支出,只能在最终产品上表现出来。而每个劳动环节的劳动付出,对最终成果的作用程度难以计量。时间具有随机性,作业过程分散,这些特点决定其他人员如管理者,不可能对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活动实行有效监督。农业生产的这些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者在劳动时间的安排上必须灵活和及时。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也就更加难以控制。
由于农产品自身独有的特性,有关农产品的质量信息难以客观实时地测量,人的直接感觉不能发现和做出评价,必须借助仪器设备才能够检测出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性判断。农产品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有用物质含量、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用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需要借助高新仪器由专业人员进行检验鉴别。质量信息在农产品生产商、农产品流通中间商和农产品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对称现象,甚至最了解农产品质量的生产商有时也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状况。农产品质量水平的评价存在动态性,在特定阶段,相对于一定的科技水平,农产品质量是安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认为安全的东西会变得不安全,消费者开始不喜欢原来认为是高品质的农产品。例如在温室大棚中经过化肥、温度控制等现代化种植工艺生产的转基因蔬菜,曾因个头均匀、色泽鲜艳备受消费者喜爱,但现在用传统农业方式生产的不使用化肥的农产品却被认证为有机农产品,成为市场上质量等级最高的农产品。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原理
理想的产业组织结构是一种具备有效竞争机制的市场结构,能够约束经营主体采取能够保障农产品质量的经营行为,明显有别于目前高度分散的原子型市场结构,其基本特征是:(1)农业平均经营规模扩大,达到一定水平;(2)产业链个环节之间密切合作,各环节之间的交易成本达到合理水平;(3)行业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合理,允许资本在合理程度范围内进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4)产品品种结构空间合理,经营主体具备差异化竞争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在价格层面展开竞争。
三、我国农业经营规模现状分析
农产品生产者经营土地规模分析。土地制度是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和基础,虽然国家承诺土地承包制度30年不变,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土地承包权在农村集体内部平均分配,因为农村集体内部人口的变动,农户实际承包经营的土地实际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而且中国各地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但以农户平均拥有的土地数量,也能够大体反映农产品生产者的经营规模水平。
农产品生产者经营土地收入分析。我国仅仅占有7%的世界耕地,人口却占世界人口22%,以如此低的土地资源成功自主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并逐步实现小康水平,证明农产品生产效率较高,农业取得巨大成就。
我国农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基本经营制度,决定农户作为独立的农产品生产者,数目众多。虽然农产品总量很大,但户均生产农产品数量非常小。2005年,水果平均产量61.6公斤、猪肉平均产量32.2公斤,奶产品平均产量11.3公斤,水产品水平均产量8.5公斤,粮食产量较大,也仅仅是375.8公斤的水平;上述人均生产农产品数量,乘以户均平均人口(户均不到4人),就是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平均农产品产量。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户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户均产量受经营规模制约,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
四、经营规模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农户难以维护正常的自然环境。响农产品质量的环境污染事件,多是由农业以外的人类行为引起,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对周边土地、水源和大气的污染。当影响农业生产的污染行为发生时,肯定会损伤涉及到的农户的利益。损害发生时,农户的抵御意愿和行为非常有限。原因之一是,农户因规模经营狭小,农业生产活动给家庭带来的收益绝对值较小,环境污染给单个家庭带来的损失不大;同时,因为规模狭小,农户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对抗造成污染的企业;司法途径解决的不确定性,也会使农户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积极性。原因之二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分散的农户在对抗附近企业造成的污染。
农业小规模经营模式使农户既缺乏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意愿,又缺乏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能力,高质量农产品不是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能够生产出来的。相反,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经营规模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规模经济源自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个方面。从内部规模经济看,经营集中有助于分担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成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同时经营规模扩大可以提高农产品经营者的财力水平和预期收益,从而提高经营者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动力和能力。从外部规模经济看,生产的集中使分散的交易能够有组织、高效率地进行,为经营者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如享受折扣、送货上门、技术服务等,大批量交易还能够降低流通费用,享受规模流通的优势,大规模经营可以提高经营者面对投入品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的市场地位,增强谈判能力,从而可以获得更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生产条件和获利能力。
五、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农业经营规模制度安排
通过产权组合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一定数量的劳动者按照合作原则,以促进其成员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为目标,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入股,自愿组织起来,依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实行民主管理,并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的经济实体。家庭经营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又能节约监督费用,但形成分散小规模经营与外部大市场之间的冲突。在家庭独立生产基础上实行自愿联合,以消除家庭组织分散化、规模小、实力弱、不能很好融入市场的制度缺陷。合作经济组织实际上是许多农户的横向联合,为之提供资金融通、产前采购、产后加工和运输等服务的经济组织,它是农民在农业家庭经营基础上,为了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地位、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农业盈利空间,联合起来从事农产品运销和加工、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信用融资的一种企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走向现代化经营方式的必然结果。
通过产权组合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赋予企业法人地位,使企业组织能够聚集必要的资源,具有行使生产、研发、销售等独立市场行为的能力,而且受国家法律约束较强,内部管理和组织行为较为规范。在分工合作效率、行为自律、组织能力等方面,企业组织制度优于个体制度。企业制度能够扩大农产品生产的经营规模,获得规模经济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好处。理论上可以证明,现实中也可以看到农业企业可以生产高质量农产品,市场价格高出普通农产品数倍,可以获得远远高出分散经营同等面积土地的收益。
通过农业核心技术分离建立专业化组织。农业生产以生物的自然生命为基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传统农业认为整个生产过程为核心技术,难以进行分解,限制农业生产过程的劳动分工专业化。农产品生产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分散化小规模经营,在传统农业观点之下,必然引起农产品生产过程所有环节都在小规模模式下进行。农产品生产环节专业化组织的服务领域比较广泛,既包括以提供种子、化肥、资金为内容的产前服务,又包括以田间管理等为内容的产中服务,也包括以销售、储运、加工等为内容的产后服务。只要这些活动可以从农产品生产环节分离出来独立进行、专业组织可以专用设备和技术提高作业效率、作业结果比较容易衡量,农户与专业公司之间的交易便能够顺利进行。农户把这些生产活动交给专业化服务公司去经营,公司按照技术规程和合同条款要求为农户服务,农户则按照合同向专业化服务公司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