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解读分析

发布时间:2017-02-17 00:00:00 编辑:苏萌 手机版

  “十三五”时期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开展绿色行动,实施节能工程,完善保障措施5部分。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解读分析,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一、工作回顾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为主线,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的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成效

  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增速放缓。2015年全国公共机构约175.52 万家,能源消费总量1.83 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4.26%。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5 年,全国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370.73 千克标准煤/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20.55 千克标准煤/ 平方米;与2010 年相比,人均综合能耗下降了17.14%,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了13.88%。

  (二)工作进展

  实施重点工程。“十二五”期间,各地区以建筑及其用能系统、附属设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为重点领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过80 亿元,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实施了绿色照明、绿色数据中心、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零待机能耗计划、节能和新能源公务用车、燃气灶具改造等重点工程,为实现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解读: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的总体能源规划的实施及缓解能源的紧张状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公共节能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提供最合理的能源分配方案,使公众能在有限的资源空间里,得到最大的资源“红利”,充分享受到创新技术下的绿色能源和健康生活空间。在转变依靠传统能源消耗模式的前提下,减煤、换煤,能源的清洁化替代利用,无疑为清洁能源的发展走出了一条高逼格的路径,对清洁能源产业的推动也是有利的契机。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公共机构点多线长面广、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导致地区之间、各类公共机构之间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协调,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资源要求不相适应,节能管理监督不到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一是节能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有的地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顺畅,市、县以下节能管理还比较薄弱。有的地区尚未形成财政支持保障机制。二是市场机制利用不充分,合同能源管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市场化机制在公共机构节能领域的应用不够广泛。三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的内生动力不足,节能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参与节能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需要提高。

  解读: 公共节能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很多。地区经济的发展、人们节能意识的淡薄、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节能管理能力的有限、能源利用率不高等都制约着公共节能能源的发展。既然已经明确了公共节能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相关部门及团体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使能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推动公共节能尽早步入快车道。

  二、开展绿色行动

  绿色建筑行动:严格新建建筑节能评估审查,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加强施工建设过程的节能监管。同时《规划》对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食堂、绿色信息、绿色文化行动等也做了具体的要求。

  三、实施节能工程

  可再生能源应用工程:推广太阳能光热、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展“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推广地源、水源、空气源等热泵技术。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创建3000个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推动省级、地市级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规划》对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节地节水工程、节能计量统计基础工程、实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制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等也做了具体的要求。

  解读:《太阳能利用十三五规划稿》(意见稿)中对一些重大项目及示范工程做了布局,与《规划》中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相关条文不谋而合。结合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县建设,选择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好、能源转型需求强的县城(或城镇),通过太阳能的规模化开发,实现城市能源消费向绿色能源转变。到2020年,建成10个100%可再生能能源示范县,综合利用光热等能源;通过区域能源站、生物质锅炉、垃圾热电联产、地源热泵供暖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优化组合,实现园区电力和热力需求就地生产和消费,到2020 年,建成30个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园区。能源的综合化利用对以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模式。节能示范工程的建设可以带动一批能源产业的发展,对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及节能模式的开展具有联动效应。

  四、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健全制度标准

  (三)加强监督考核

  (四)落实资金保障

  (五)强化技术支撑

  (六)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开展节能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规划》洞悉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形势的严峻性,重新勾画了能源在公共节能领域的美好愿景。如何推动能源利用模式的转变,打破由传统能源构建起的能源堡垒,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便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清洁能源产业将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本文已影响867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