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这主要是由于钢材具有:(B)
(A)良好的塑性; (B)良好的韧性;
(C)均匀的内部组织; (D)良好的塑性和均匀的内部组织。
2钢结构一般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这是由于钢材具有:(A)
(A)良好的塑性; (B)良好的韧性;
(C)均匀的内部组织; (D)良好的弹性。
3下列哪项含量增高;则钢材强度提高,但钢材的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可焊性 抗锈性降低?(C)
(A)硫; (B)磷; (C)碳; (D)硅。
4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为强度高;塑性、韧性好;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钢结构设计规范推荐采用何种钢?(D)
(A) Q235, 16Mn, 20MnSi; (B) 20Mnbb, 15MnV, 25MnSi;
(C) 40StzMnV, 16Mn, 15MnV; (D) Q235, Q345, Q390, Q420。
5把钢材视为理想弹塑性,是根据:(D)
(A) fy以前视为弹性, fy以后视为弹塑性;
(B) fy以前视为弹性, fy以后为塑性;
(C) fy之前近于理想、弹性, fy之后视为塑性;
(D) fy之前钢材近于理想弹性, fy之后,塑性应变范围大而应力保持不变近于理想 塑性。
6起重量50t的中级工作制处于一18°C地区的露天料场的钢吊车梁,宜采用下列哪种钢?(D)
(A) Q235-A; (B) Q235B?F;
(C) Q235-C; (D) Q235-D。
7应力集中现象,对构件有何影响?(C)
(A)使构件承载力降低; (B)使构件承载力提高;
(C)使构件塑性降低,脆性增加; (D)使构件截面面积减少。
8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条件是由(D)等于单向拉伸时的屈服点确定的。
(A)最大主拉应力σ1; (B)最大剪应力τ1 ;
(C)最大主压应力σ3; (D)折算应力σeq。
9. 直燃吸收式制冷机用于空调工程时,下面描述的特点,哪一条是错误的?
(A)冷却水量小
(B)一机多用
(C)无振动、噪音小
(D)用电量小
提示:直燃吸收式制冷机冷却水量大,选(A)。
10. 当空调房间有吊顶可利用时,且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工作区温差要求严格时,宜采用何种送风方式?
(A)孔板送风
(B)园形散流器
(C)方型散流器
(D)条缝隙型散流器
提示:孔板送风才满足上述要求。
11.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D】
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12.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13.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C】
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14.为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D】
A 1.05倍
B 1.10倍
C 1.15倍
D 1.20倍
15.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D】
A 0.25%
B 0.3%
C 0.35%
D 0.4%
16. 设有一截面尺寸为100×8的板件,在端部用两条侧面角焊缝焊在10mm厚的节点板上,两板件板面平行,焊脚尺寸为6mm。为满足最小焊缝长度的构造要求,试选用下列何项数值。 ( a )。
a 40mm b 60mm c 80mm d 100mm
17. 型钢中的钢和工字钢相比,( d )。
a两者所用的钢材不同 b 前者的翼缘相对较宽
c前者的强度相对较高 d 两者的翼缘都有较大的斜度
18. 有二个材料分别为3号钢和16mn钢的构件需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应选用( a )型。
a e43 b e50 c e55 d t50
19. 在低温工作的钢结构选择钢材除强度、塑性、冷弯性能指标外,还需( c )指标。
a 低温屈服强度 b低温抗拉强度 c 低温冲击韧性 d 疲劳强度
20. 钢材脆性破坏同构件( d )无关。
a应力集中 b低温影响 c残余应力 d 弹性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