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学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校环境,发生在校外的非正式学习尚未获得足够地重视。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非正式学习场所——场馆的学习特点及其环境设计,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在终生教育体系中,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虽然目前学校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教育只是知识来源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知识是在校外以及毕业之后通过各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获得的。比如,观看科普电视节目、阅读杂志书籍,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都是公民提高科学素养的途径。近二十年来,非正式学习逐渐走进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视野。欧美研究者把博物馆等场馆中的学习视作了解和研究非正式学习的重要途径。国内的各类场馆也逐渐开始重视教育职能的发挥。那么,场馆环境中的学习有哪些特点,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一、场馆中的学习及其特点
说到学习,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学校。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依据行为发生的地点来定义行为的性质。比如在学校发生的行为是学习,在游乐场是休闲娱乐,在博物馆是参观等等。这种认识使得场馆并没有天然地和学习连接在一起。但随着对学习研究得深入,非正式学习环境日益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美国学习改革委员会在1994年的“为个体学习而设的公共机构”国际学术会议上,将“场馆”界定为“各种与科学、历史、艺术等教育有关的公共机构,如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历史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相对于学校而言,发生在场馆环境中的学习和与场馆相关的经历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场馆凭借其丰富的实物资源,逐渐发展成为学校之外的第二教育系统。
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场馆环境中,学习是通过个体与环境、个体与展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进行的。虽然参观者参观场馆的目的多样,可能是学习,也可能是休闲娱乐,但只要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因交互而引起的认知或情感上的变化,也可被视作是学习的发生。与学校环境中的学习相比,场馆学习在学习对象、学习方式上有着显著地区别。
(一)基于实物的学习
实物是场馆环境中最主要的学习对象,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虽然网络已使我们可以轻易地通过点击鼠标看到珍品善本的图片、资料,但当实物陈列在博物馆中,人们依然会趋之若鹜,一睹真容。博物馆中的木乃伊、美术馆中的油画、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巨大的恐龙骨架、科技馆中的声光电装置等,使人产生惊叹、好奇,进而获取知识。这种体验会留存很长的时间,很多成人在回忆儿时参观博物馆的经历时,还能清晰地描述特定的展品或是第一次看到恐龙骨架的情形。这种独特的感受和亲身体验真实物体的经历,是学校无法提供的。按照戴尔经验之塔的划分,展品实物提供了参观者做的经验和观察的经验。
实物本身往往不能单独发挥教育功能。场馆中的实物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实物还依赖于环境和周边的设计共同传递信息。比如,展品故事线,的设计、展品说明文字的设计等等。参观者通过对展品、文字、图像的解读,获得体验,建构知识。这也正是场馆环境需要从学习的角度进行设计的缘由之一。
(二)情境中的学习
传统的学校教学重视传授书本知识。为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教师会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
方式帮助理解。场馆则是一个天然的“多媒体”环境,通过运用场景、声光电的手段还原展品所处的环境、历史背景,让参观者通过各种感官来获取知识。例如,某国外场馆设计的“丝绸之路”展览,选取了四座沿途的城市作为故事线,来叙述这条路线对当时世界科技、文化传播的贡献和相互影响。在“丝绸”这个内容上,设计者用图片展示中国古人发现蚕丝的传说和养蚕的方法。透明展柜中饲养活体的蚕,展示幼蚕、成蚕到织茧的过程。视频中播放的是从蚕茧手工抽丝的方法,一旁还放置了古代的织布机以及丝绸的成品。参观者仿佛置身古代的中国,了解丝绸的相关知识。
场馆不仅提供了学习的物理情境,也提供了学习的社会情境。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者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是情境性的。学习是处于某种情境中的学习,它是活动、情境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朋友或同学结伴前往场馆参观。不同年龄、知识背景的个体在一起,通过观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我们对参观者的现场观察中发现,很多时候,展品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和讨论的空间,说明文字也只提供了一小部分信息。参观者通过相互讨论、解释中所获得的知识要多得多。
(三)自我导向的学习
学校学习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一样的内容,完成相同的作业,进行标准化的考试。而在场馆中,参观者没有外界的约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和谁一起学。因此,有研究者把这样的学习称之为“自由选择的学习”(free-choice learning)。在场馆里,参观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有取舍地进行浏览。看多少,怎么看都是由参观者自行决定的。有些家庭会一次把所有的展品都看完,有些则是一次一个主题地逛。个体的学习风格在场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多数发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受外在动机影响,比如成绩、他人的表扬等。场馆中的学习大多由好奇心、兴趣等内在因素驱动。场馆所提供的独特环境和展品比较容易激发参观者的好奇。获得感兴趣知识后的满足感是一种内在的奖励,激励个体进一步探索,形成自我导向的良性循环,成为某一个知识领域的“业余专家”。
二、场馆学习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场馆环境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和学习方式,但目前我国场馆学习功能的发挥,还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200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数据显示,一年中参观过科技馆和自然史类博物馆的公众比例只有9.3%和7.1%。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出主观上公众对场馆作为终生学习机构的认知还不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场馆在发挥公众教育功能上的不足。从学习环境的视角看,目前,国内的场馆面临这样一些问题:
(一)重陈列,轻教育
我国很多场馆注重收藏和保存,陈列方式上常从研究者的角度,用专业性文字进行展示。参观者的体验是和一大堆放在玻璃柜中冷冰冰的实物和术语对话,以至于参观者看了很多,但不解其意,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少。更有一些场馆,除了入口处的文字简介和每个展品的名称标签,没有一点解释。这样的陈列,除非是行家里手,普通的参观者无法产生兴趣,更难以从中获取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展示方式。一时间,各种夺人眼球的技术被一股脑地投入到场馆中,使陈列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少场馆为了吸引观众,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增加娱乐项目,采用了大量的声、光、电、图像合成、多媒体和虚幻影像等。但这些“没有更多教育目的的手段只带来短暂的新鲜期,不可能让参观者接触更深层次的科学内容”。吸引眼球,动手参与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让参观者动脑。在场馆学习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通常会测量参观者驻足观看展品的时间来衡量展品的吸引力,这种方法也被用于观察参观者的学习行为。Leona Schauble(2002)等人发现,参观者与每个展品实际的交互时间很短。这种浏览式的参观使参观者仅停留于对展览主题浅层次的了解,获得有限的事实信息。
(二)展品更新率低
笔者小时候对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记忆是进门大厅那个偌大的恐龙骨架,阴森森的场馆内放置了很多动植物的标本。很多年后重访,发现还是那些陈设。十多年如一日,难怪参观者稀少。
兴趣是观众入馆参观的主要动机。只有激发和保持公众的兴趣,学习才会发生和持续。根据国际经验,为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每年展品的更新率应不低于10%。根据我国科技馆的建设标准规定,科学技术馆常设展品的年更新率应达到5%-15%。很多场馆受制于经费的投入,展品一旦建成就鲜有变动,更新率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一般而言,场馆在建成5年后参观率就会开始下降。如果不对展品进行必要的更新,公众的参观热情就会下降,从而影响重复参观率这一衡量场馆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