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7“双一流”大学建设解读

发布时间:2017-03-28 00:00:00 编辑:少芬 手机版

  多年来,湖北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开辟专栏“发力‘双一流’·聚焦高校学科建设”,并于3月24日、28日分别报道了我省两所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一起来看看报道详情。

  “用一流的团队培养一流的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位一体”建设人才队伍,地球科学领域进入全球排名前1‰

  2016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克服天气恶劣与严寒等诸多困难,成功徒步抵达南极点。至此,该校完成了对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和徒步穿越北极点、南极点,成为世界上首支由在校师生组队实现这一壮举的大学登山队。

  挑战永无止境。近年来,中国地大(武汉)一直致力于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学校进入了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地球科学领域全球排名前1‰的行列,4位教师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学校在应对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的问题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要用一流的科研团队,在一流的平台上培养出一流的地球科学人才。”该校校长王焰新说。

  在人才高原上构建学科高峰

  在地大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记者见到该校教授李建威的时候,他正在为带队前往巴基斯坦、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矿产资源研究做准备。

  1989年考入地大的李建威,如今已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成长的过程见证了地大人从扛着石头样本去国外做实验,到每年接纳上百名国外知名专家来校做实验、开展合作研究的巨变。

  在李建威看来,学校不遗余力地打造人才队伍,给了教师与学科共同成长的机会。毕业后留校任教第二年,李建威就被学院安排出国深造,回国后很快又被派往澳大利亚开展合作研究近两年,“当时的院长跟我说:‘只要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用处,只管出去!’”

  “创一流学科,就得有大师和大楼,而人是最根本的。”地大地球科学发展战略规划小组组长蒋少涌说。

  在创建一流学科征程中,地大确定了“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教学科研平台+科技项目+国际合作”的“五位一体”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大力实施高层次及后备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地学领域构建了包含9名中科院院士、14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的队伍。

  同时学校坚持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对专任教师实行分类评价,设置教学科研型、教学型、科研型三类岗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一流平台上创一流科研成果

  “首先要把平台搭建好,才能出一流成果。”李建威如此评价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连续5年参加了由国际地球化学分析家联合会组织、全球近百个实验室参加的GeoPT水平测试和盲样检测,结果表明其分析测试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已然发展成为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研究基地。

  此外,近5年来,实验室还拿下了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部级一等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495篇,承担了一批“973”“863”等重量级科研项目。

  地大地球科学领域另一个高水平科研平台——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样成果斐然。近5年,该实验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一项成果入选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正逐步成为推动国际地球生物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本校学者创造施展空间的同时,也以其良好的科研氛围吸引着慕名前来的人才。

  地大引进吴敏“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科研团队时,因才设岗,专门成立了自动化学院,供这批人才大展拳脚。如今,团队已经走出了1位“千人”、2位“杰青”、2位“长江学者”和6位博导。

  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各国都在争相抢占的技术高地。地大教授程寒松领衔的可持续能源实验室,成功将氢气溶解在一种特殊液体中,实现矿泉水瓶也能装运氢气的技术。该储氢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超过了美国能源部颁布的车用储氢材料标准。

  “乐观估计,5年内,这一清洁能源有望在全球快速发展。20年内,氢能市场份额将赶超传统生物化石燃料。”据程寒松介绍,一罐80升的储氢载体所能释放的氢能可以让汽车跑500公里以上。

  可持续能源实验室是当初程寒松带着团队来到地大后,学校专门为其组建的。“学校排除万难投入了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让我非常感动。”程寒松说。

  把课堂开到高山大海

  “每年盛夏,在周口店的山上、秭归的街头、北戴河的茂林里,总会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皮肤黝黑、穿着朴素,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和周围的小年轻相比,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更多的痕迹。他们本可以吹着空调品香茶,可他们却放弃这种安逸,陪我们在野外探索真知。”暑期野外实习结束后,地大学生谢丑旺在实习日记里,记下了对老师的感激。

  为保证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地球科学学院安排70%以上的教师奔赴各实习站点。这支队伍中不乏“杰青”等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教师,也不乏年长的老教授,50岁以上的带队教师足足有24位。

  学院资深教授童金南多年坚持带本科生实习,在他看来,“大学教师,职业是培养学生,要始终把教学放到第一位”。

  “不论身份、职位,只要是地学院的教师,一个聘期内至少要累计4周参与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任务,否则考核不合格。”学院院长刘勇胜介绍说,2009年、2012年地质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两获全国第一,在2016年度的UsNews和QS两大排行榜的地球科学领域排名中,地大均进入了全球前100位,这与学校脚踏实地的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

  除了学生,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青年教师也在实习中迅速成长。杨欢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学生到达实习基地前,教师要提前野外备课。“部分重点地质现象是2至3人的小组观察,我们在5至10次的反复讲解中对这一现象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很好,可谓教学相长。”杨欢说。

  把课堂开到高山大海是地大培养一流地质人才的特色,多维度国际化育人则是其跻身“双一流”大学的努力方向。地大地学院计划每年拿出200万元经费,设计一整套国际育人方案,资助学生开展国际实习、学术交流、短期留学,加大聘请外教的力度,实施双语教学,培养更具国际视野的学生。

  “一流学科并非名牌大学专利”

  作为地方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加强特色学科,搭建一流科研平台

  翻开近几年的《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和《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等材料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武汉科技大学可以算得上一个“熟面孔”。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近5年,该校学者有30余篇论文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这标志着该校材料学科进入了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也向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世界一流学科不是名牌大学的专利。”

  做强特色学科,建设一流科研平台

  “是像国内许多高校一样频繁地上马一些‘时髦专业’,还是继续死守冶金、材料学科特色?”几年前,冶金行业普遍亏损,冶金行业特色鲜明的武汉科技大学科研经费锐减,再加上办学经费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全校上下对学校发展方向莫衷一是。

  “没有特色,专业发展可能走向同质化。而冶金作为国家航天、军工、建筑等行业的支柱,对于国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校党委书记孔建益说。

  经过反复论证,学校上下最终达成共识:“作为地方高校,只有发展特色学科、做强特色学科,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耐火材料与冶金实验室建成国内乃至国际一流!”这是武汉科技大学确定坚守冶金、材料学科特色办学思路后锁定的第一个目标。

  实验室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从何处来?彼时的武汉科技大学,因建设新校区,办学经费异常紧张。于是,该校采取“向外部争取、向特色倾斜”的方式,一方面从国家相关部委和省里每年争取上千万元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从多年的合作伙伴武钢集团那里争取到每年数百万元的合作经费、改变过去学科建设“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财力,每年拿出上千万元支持实验室建设。

  2013年底,耐火材料与冶金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使武汉科技大学成为全国地方高校中为数不多、湖北省第一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省属高校。

  如今,耐火材料与冶金实验室设备总价值已超过7000万元,实验室总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有专家来校参观后感慨地说:“没想到一所地方院校的实验室设备这么齐全,这么先进。”

  打破专业壁垒,让学科之间“联姻”

  有了专业领域一流的科研平台,武汉科技大学便有了引人引智、频频向国内外一流学者“抛绣球”的底气。

  “搭建一个好的研究平台,让研究者能在一个有实验条件的地方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这就是对一个学者最大的尊重。”2011年,在日本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张海军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加盟武汉科技大学。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配套及时的科研资助,让张海军如鱼得水。他带着团队4年内申请到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材料领域多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

  过去5年,耐火材料与冶金实验室吸引了拥有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楚天学者计划”等头衔的10多位优秀学者加盟。他们不仅成了该实验室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还牵头组建了多个一流的科技创新团队。

  在吸引一流学者加盟的同时,武汉科技大学也在主动向外“联姻”。从事钢铁先进材料研究的吴开明,把目光投向钢铁材料领域全球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近几年,他们以共同研究的方式,与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俄罗斯中央黑色冶金研究院等科研团队“牵手”,开展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科技攻关。近5年,吴开明带领的团队成功申请国家级、省级项目17项,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打破“近亲繁殖”,引导学科之间“自由恋爱”,是武汉科技大学推动老学科获得新增长点的秘诀。去年,该校成功组建了6个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为了扶持其发展,专门给每个团队准备了50万元的“嫁妆”。

  没有“媒婆”,张海军便主动“联姻”理学院和化工学院两个研究团队,并与之组成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舰队”。仅一年时间,张海军所在的“联合舰队”就确定了10多个交叉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越深入,就越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张海军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用一流平台和特色研究,通过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搭建了一座贯通国内外、校内外高层次人才的‘立交桥’,这不仅使武科大保持了耐火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等方面的传统优势,而且还开拓了纳米催化材料、生物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材料领域新的研究方向。”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自豪地说。

  摆创新绩效“擂台赛”,特色学科有了强劲“心脏”

  2014年和2015年,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向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科技进步奖以及新获得专利的学者发放了150万元定向“红包”。

  这是武汉科技大学为传统特色学科量身定制的一系列“特区政策”中的一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制定奖励政策和绩效考核标准。

  张海军和吴开明是获得定向“红包”的“大户”。“其实,奖励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这项奖励政策能让研究者们获得尊严感,能激励大家做高水平研究、发高水平论文、出高水平成果。”张海军说。

  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奖励政策,使特色学科发展有了强劲的“心脏”。该校材料与冶金学院大力试行学院层面的绩效改革,既为高水平成果发放“红包”,又将年终考核、职称晋升从过去的“以量称重”变成现在的“以质取胜”。

  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顾华志解释,此次绩效改革一方面是要鼓励教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痛点”,“立地”做研究,让研究成果“点石成金”;另一方面是要鼓励教授们“赶时髦”,紧跟国际研究前沿,“顶天”做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并逐步超越,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近5年,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冶金学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23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项,每年有数十位教授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该校材料学科的学者还和全球知名专家一起建立和制定国际耐火材料性能指标、新产品检测标准。

  “深挖传统特色学科这口‘井’,并把自身的传统特色优势发挥到极致,可能就是地方高校建设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突破口。”倪红卫表示。

本文已影响948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