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小秘诀2017

发布时间:2017-03-30 00:00:00 编辑:吴健敏 手机版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因此,初春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下面介绍几种养肝护肝的方法。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春季养生知识,欢迎阅读。

  春季养生首先养的就是肝

  多饮水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饮食平衡

  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均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春季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少饮酒

  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要知道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会伤肝。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千克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心情舒畅乐观使人健康

  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病。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久之,易导致肝病。

  适量运动

  春季是万物萌动的大好时节,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服饰要宽松

  春阳生发,人体亦然。古人云: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初春养生先“降火”

  经过了寒冷的冬季,也度过了料峭的早春“倒春寒”,气候开始渐渐进入温暖的春天。按照中医传统理论,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发到一年中最旺盛的时期。

  同时,各种“火”气,也随着温暖的天气侵入人体。专家认为中医的“上火”有许多表现,上焦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的症状,下焦有火则会表现为泌尿系统感染。干燥的天气,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的话,患上这些疾病,尤其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就比较大了。还有一些人出现上火症状就去药店买一些常见的中成药“去火”,中医专家指出,去火的中成药不能随便吃,一定要对症治疗才能正确“降火”。

  中医的火多是内火

  所谓“上火”,实际是中医所谈的一种致病因素,有外感、内生之分。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来说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没有火邪,只有热邪,火热同性,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热为火之微,火为热之极,热邪多为外感,火邪多属内生。

  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躁”;加之北方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如咽喉干燥疼痛、牙龈肿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和小便发黄等。

  降火要对症治疗

  不少人一听说上火就想到“牛黄解毒丸”,其实中成药也不能乱吃,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药物。根据中医的三焦来划分,火可以分为三种:将头晕、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将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将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春季下焦多见湿热,一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尿频尿急、尿涩痛、尿短淋漓、小便赤黄、腰痛等。

  “上火”的五种类型

  心火:有虚火、实火之分,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舌尖痛、口舌糜烂、尿黄灼热等。实火多由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情志所伤而致。若劳累过度,耗伤心之阴血,形成阴阳失衡,阳气偏亢则会出现虚火。

  胃火: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易饥、便秘等,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等。

  肝火:可表现为头晕涨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数,甚则昏厥、发狂、呕血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常因肝气郁结日久,或过食辛温之品,或热内蕴化火上逆所致。

  肺火: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肾火:肾火偏亢又称命门火旺。一般多因为肾阴不足导致阳火偏亢,出现火迫精泄的病机。一般会出现阳强易举、遗精、早泄等症。

  治疗“上火”选对药物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不要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上焦火”导致的口舌生疮可以选择西瓜霜等;治“中焦火”可以用清胃散等;治疗“下焦火”湿热选用三金片等。其中的三金片作为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作用,一般用于下焦湿热、热淋、小便短赤、淋漓涩痛以及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属肾虚湿热下注症的患者。在选择药物之前,最好经过专业的中医师的诊断。

  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等对于治疗上火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许多的“火”其实就不会产生了。

  “降火”简单实用的五个小秘方

  喝莲子汤去心火:取莲子30克(不去莲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裹),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莲子可以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栀子可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喝绿豆粥去胃火: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石膏可以除烦止渴,用于治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等。绿豆清凉解毒,热性体质及易患疮毒者尤为宜。

  喝梨水去肺火:取川贝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川贝可清热润肺,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等症状。梨也有生津、润燥、清热等功效。

  夏枯草茶去肝火: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再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的功效,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头痛、晕眩等症。

  吃猪腰去肾火:取猪腰2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沙锅内煮至猪腰熟,吃猪腰喝汤。猪腰即猪肾,动物肾脏具有补肾益精作用,是中医学“以脏养脏”理论的具体体现。枸杞子、山萸肉也有补肾益阴的功效。

  春天饮食养生的基本常识

  饮食结构合理调配

  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因为春季尤其早春时节天气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要养成在一天较早的时候摄取大部分热量的习惯,理想的安排是:早餐摄入热量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同时要少饮酒,因为滥饮会使人昏昏欲睡,干扰正常的睡眠;酒精也是一种利尿剂,会引起脱水而影响体力。

  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含钾食物

  气候的变化会使人在春季感到疲乏,即所谓的“春困”。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是脑内产生警觉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可多摄入鱼肉、鸡肉、瘦肉、低脂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此外,蛋白质中的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的功能。钾能帮助维持细胞水分,增强机体活力,应适当多摄入水果、豆类及海带、紫菜、干贝、瓜子等富含钾的食物。

  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春天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应多摄取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和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蔬菜和水果。此外,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可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富含维生素E,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保持饮食的清淡

  春季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因为油腻的菜肴会使人饭后体温、血糖、情绪发生变化,产生疲软现

本文已影响86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