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养生保健小贴士2017

发布时间:2017-03-29 00:00:00 编辑:吴健敏 手机版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清明养生小贴士的知识,欢迎阅读。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扫墓习俗的来由: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清明时节养生保健小贴士:

  1.穿衣小贴士:

  从清明节开始,虫类的活动开始活跃,到野外应避免深入草丛,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束紧袖领及裤脚口,避免皮肤暴露;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墨镜,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2.饮食小贴士:平肝补肾润肺

  清明时节,风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内外相结合,就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在外出时,除了保暖,还要多饮水。饮食方面,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

  3.出行小贴士:扫墓切莫过悲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此时需注意心理保健尤其是本身就有心理隐患和疾病的人,不要过度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4.预防流病小贴士:勤通风勤洗手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在春季容易流传,其潜伏期为7~14天,本病起初的病状是全身疲倦,口渴,烦燥不安,有时高热可达39℃,突出表现是以耳垂为中心,周围红肿、头痛、张口或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重,病程1~2周。该病是通过唾液飞沫进入口腔黏膜及鼻黏膜繁殖,所以要减少到人多的电影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去,居室要做到常开窗通风。

  预防出疹:麻疹和风疹分别是由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早发现、早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本文已影响86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