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使自己成为( )
A.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B.道德高尚的共产主义者
C.爱国主义者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人
2、 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环境污染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原则
D.过错推定原则
3、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不包括( )
A.牢固树立法治信仰
B.加强法治学习培训
C.高度重视法治实践
D.中小学校开设法治教育课
4、 民事诉讼中,起诉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 )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 )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A.7日14日
B.7日7日
C.14日7日
D.14日14日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经济法
6、 法律编纂和法律汇编的主要区别是( )
A.法律编纂属于法律清理,法律汇编属于法律解释
B.法律汇编属于法律清理,法律编纂属于法律解释
C.法律汇编是国家立法活动,法律编纂不是国家立法活动
D.法律编纂是国家立法活动,法律汇编不是国家立法活动
7、 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法律概念
B.法律条文
C.规范性文件
D.非规范性文件
8、 法治的核心是( )
A.严格的依法办事
B.民主
C.执法为民
D.为人民服务
9、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是( )
A.拘传
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拘留
10、 法治思维的核心是( )
A.党的领导
B.执法为民
C.权利义务观念
D.公平正义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诉讼法律制度的是( )
A.行政诉讼法
B.仲裁法
C.民事诉讼法
D.刑事诉讼法
12、 我国《宪法》中下列哪项规定充分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3、 我国法的渊源的特点是以宪法为核心,以( )为主。
A.法律
B.制定法
C.行政法
D.民法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法的是( )
A.继承法
B.劳动法
C.就业促进法
D.社会保险法
15、 宪法规定,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军委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6、 一般使用“不准”“不得”等形式表达权利义务的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制裁性规范
17、 下列不属于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的是( )
A.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正确处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C.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D.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
18、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是( )
A.认为行政机关内部奖惩不公平的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人身权利的
C.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义务的
D.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
19、 下列叙述中,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是( )
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
B.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下位阶的法律不得与上位阶的法律相抵触
C.法律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由人民制定,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2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的是( )
A.依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D.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1、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法定代理人
22、 以是否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法律事实可分为( )
A.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
B.法律原因和法律后果
C.法律事实和法律责任
D.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23、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 )
A.人民法院审查决定
B.人民政府审查决定
C.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D.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决定
24、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多少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 )
A.10
B.20
C.30
D.50
25、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这是适用行政处罚所应遵循的( )
A.“一事不再罚”原则
B.“双罚制”原则
C.“单罚制”原则
D.“一事再罚”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简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27、如何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
28、 简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
29、 简述社会监督的含义及其种类。
30、 简述犯罪的含义及犯罪构成。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 试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优越性。
32、 试论法的作用。
33、论述提高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