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的看法:赞扬了叶老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我的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通过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强调“简洁”的文风,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看出来。)
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
这段话体现了叶圣陶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例如“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记叙事件明白如话,通俗易懂。
3、出示自己的疑难问题,请大家讨论解决。
例如: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文章开篇写道“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对叶老去世的悲哀,对失去这样一位教育大家而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六、精读熟思,品析重点语句
同学们,文中有哪些句子简洁明了的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些品质,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的看法。
例如:
(1)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作者的尊重。
(2)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但是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对比表现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3)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作为一个颇有成就的大家,能够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别人商讨课本的修润,不厌其烦,足可见他的谦和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
(4)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直爽,对待工作的时候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厌其烦,努力工作——待人厚。
总结:从语言、动作这些描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谦和诚恳的品质,可见他的宽以待人的品质。
七、学以致用,获得启发
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我们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十、布置作业
1、尝试以“----------二三事”为题写写你身边的人,要求:突出人物特点。
2、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哪些精神品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2课时。
2.学习本文既要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可敬的精神和品格,也应领悟叶圣陶在语言运用方面提出的主张,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对学生品德涵养和语文学习有所助益。本文写作自然平实,明白如话,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种很好的文风,值得学习借鉴。理解本文语言特点及叶圣陶提出的语文主张,可以结合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后能概述事例,从中体会叶圣陶先生可贵的精神品质,理解本文刻画人物的写法及作用,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并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人记事的方法;通过对句段的品读来体悟本文语言自然平实又感情内蕴的特点。
4.本单元在阅读方法上重点培养学生略读。应了解学生的阅读速度,看按规定的时间能否完成阅读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法指导和针对性练习,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并将略读的方法适当迁移至课外阅读中,在阅读速度和质量方面提出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设计
1.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文章思路,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明确学生在预习中感到疑难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针对性解决。在课堂上再次阅读,并进行计时,尽量在五分钟内读完课文。略读要能整体感知课文大意,通过梳理文章思路比较完整地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通过问题导读完成对文意的概括,例如:本文记述叶圣陶先生哪些事迹?表现他怎样的品德?使全班同学都能就此做出自己的归纳和概括,并在口头表述基础上进行简明的书面概括。
2.再读细读,深化学习,理解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法。
通过上面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和概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评价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读完文本后自己有哪些感想。然后让学生勾画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件,谈对这种评价的看法和认识。或者把删改了评价性语言之后的简缩篇章呈现出来,再让学生去比较阅读,感受本文议论性语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以此体会本文议论性语言的作用及叙议结合的写法。
还应让学生自己提出预习或再读时感到费解的地方,汇集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形成问题链,或者把它们归入某个主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最后再进行明确总结。
可结合“思考探究”一提出的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领悟:美德养成于平凡普通的生活,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小事中。
可就本文阅读写一篇读后感,也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通过简述本文写到的叶圣陶先生的事例,和现实中类似或相反的实例进行比照,然后生发出自己对中华美德的具体认知,以此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结合“思考探究”二,教给学生品读的方法,如通过增删移换的比较阅读,使学生对本文平实又蕴藉丰富的语言特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例如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呢?文中还有类似这样有多层含义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可以由学生来找,也可由教师提出让学生来感悟、思考、讨论,形成结论。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点拨要精准到位。结合学生预习中的疑难部分,重点体会本文语言表意含蓄、内涵深刻这一特点,进而更深入理解文意,突破教学难点。
4.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用语观,并为学生修改作文做准备。
结合课后的“思考探究”三和“积累拓展”四,进一步体会本文平易如话又简洁的语言特点。以此为标准,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自评或互评,自改或互改。也可以挑选一些片段让大家一起修改。教师可收集典型语例在全班点评,在写作教学中加以要求。
5.通过扩大阅读量,拓展延伸,深化理解,巩固学法。
可以结合课后“积累拓展”五,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要求学生能够计时阅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按要求完成阅读概要。如果学生阅读基础好,也可在课堂上与本课进行比较阅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略读,并确定阅读重点。
还可推荐叶圣陶先生的一些文学作品或语文教育方面论著进行选读;推荐张中行先生其他写人记事散文进行课外阅读。深化对作品主人公及作者的认识,增加文学底蕴,丰富课外阅读,使课文既成为教学载体,也是阅读的切入点,带动语文学习走向开阔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