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习词汇要与其搭配一起学。搭配是指一个词与某些词连用,而不能与其他词连用。“看书”只能说read a book,不能说see a book;“看朋友”可以说see a friend, visit a friend,而不能说look at a friend。
其实,这种搭配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语法搭配;一种是词汇搭配。前面几个例子都属于词汇搭配,就是平时说的“用词不当”的毛病。再如:“接电话”不能说receive the telephone,而要说answer the telephone;“添了几件新衣服”中的“添”不能用add,而要用buy或get(some new clothes)。语法搭配是一些语法关系的固定表达方式。我们说“感谢你的帮助”用Thank you for your help,而“恭喜你成功了”就用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success。再如,insist后面用on doing something;succeed后面用in doing something等。似乎可以这样讲,语法搭配相对来说比词汇搭配要少一些。英语中的词汇搭配是大量的。英语的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a pretty girl, a handsome young man),动词与介词的搭配等都十分讲究,不能随随便便地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词汇不要孤立地学,要与它的搭配一起学。例如,学习了develop a habit是“形成习惯”的意思,把它作为一个单位学到手,以后再学习还可以说form a habit,acquire a habit,cultivate a habit,都是“养成习惯”。总之,学习一个词时,要注意同时学习它的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
第四,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强行记忆不是惟一的学习词汇的办法,不能单靠它来学习外语。要想真正掌握一个词,离开语境是不行的。也就是说,要结合词的上下文,它出现的前后环境,来彻底认识一个词在这种语言的形式变化和功能体现。举几个例子:我们观察到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 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 We had a big breakfast this morning. 这简单的三句话,可以概括出三条重要规则:1)三餐之前,可以不加冠词;2)三餐之前可以用物主代词;3)三餐之前有形容词时可以加不定冠词。有这三条在手,就算你会用breakfast,lunch,dinner等词汇;没有这三条,那就停留在认知阶段(只知道词义)。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时认真研究几篇优秀文章,一句一句地去体会其中文字使用的方法,感受文字的优美。这就是平常说的上“精读”课的办法。除了教师帮助你分析课文,你在课外阅读时也可以去做类似的工作。发现一篇好文章,干脆在它身上花上几个小时,细细地琢磨一番。初学者,会注意动词词组(look down upon, see through, shake off something)、特殊搭配(burst into laughter, on the side)等,中级和高级学习者则开始注意文字的表达力。
许多谚语的文字就是美,又有哲理味道,对增加语感大有好处,例如:Haste makes waste; Beauty is skin deep; Don’t count your chicken before they are hatched。更有些名言能流传下来,与其语言美有关。美国历史上一位总统曾说过: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You can fool som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文字简炼,表达的哲理深刻。周总理逝世后,全世界都陷于悲痛之中。外刊上有这么一句箴言:Never before have so many owed so much to so few!(直译: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的人欠下这么多!)类似这样的名言,让人学习起来回味无穷。只是精读少量文章是不够的,还要大量阅读原著(出自本族人手笔的文字),这叫“泛读”。
泛读的材料不怕容易。容易才能快读、多读,不用过多地查词典,阅读的兴趣就能持续几个小时。大量阅读是为了:1)在多种语境下观察、体验已经学过的词的各种体现;2)学习已知词汇的新的词义(许多词是多义的);3)学习靠上下文猜出生词的大概意思。大量阅读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许多奇妙的语感来自阅读。第一次能用英语读懂外国人写的故事时,其喜悦心情难以形容。只有在“泛读”之中,你才能忘掉你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在读书,你已经沉浸在摄取的信息之中。这时,信息与语言被同时吸收了,你也在不知不觉间就学到了语言。用这种办法增加的语感就不会忘记的。还应该指出,阅读的精与泛,是人为的,你想精就精,想泛就泛,以时间、情绪、文章内容等因素而定。其实,更多的情况下,是精中有泛,泛中有精。泛读一篇故事或散文时,突然发现几行字十分优美,不妨停下来,把它多读几遍,背诵下来,也是收获。背一些名篇名句,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学者常鼓励人们熟背唐诗三百首,自然也就学会作诗了。已故的许国璋先生就主张英语学生背诵好文章、好剧本、名家名言、谚语典故等。他说:“背得多了,自然就会举一反三。一句都不会,讲举一反三是骗人的。”
第五,学习词汇要会查词典。学会使用词典是学习任何语言必不可少的技能。一般来讲,词典上提供的有关词汇的信息最准确、最全面,比较大的学习词典,上面有不少例句和短语。初学者应多使用双解词典,一个外文单词,用汉语解释意思,有的词典例句常有译文。初学者喜欢用学生词典,即小型词典,例如只收录5000—8000词的词典。小词典查起来方便,找个词或词组容易。但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小词典的词就不够用了。所用的词典也越来越大,人名、地名等百科知识信息也增加了。当然,这么大的词典使用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熟悉各种词典的排版方式、内容编排、各种符号和标记,都是查词典时有用的技能。有关词典的知识内容很多,各种词典有所不同,这里不一一赘述。
必须指出的是,学习到一定的阶段,比如达到2500个词汇之后,就应该开始用单语词典,即用英语来解释英语词的词典(即英语词典)。走出这一步是不容易的,但这是关键的一步,是引人入胜的一步,会把学习者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你会发现,汉语的解释虽然容易,但不如英语解释确切;有些词义用汉语罗嗦半天仍然不清楚;英语解释不仅准确,而且便于了解词汇的用法。刚刚使用英英词典时,往往在解释中又遇到了生词,为了知道一个词,常常要查好几个词。不耐烦时,把英语词典一抛,顺手把英汉词典拿来,一下解决问题。千万不要这样。可以这样说:搞精读的时候,用英英词典;搞泛读的时候,用英汉词典。千万不要百分之百地用英汉词典。那样是学不到词汇的,也是学不到英语的。
第六,懂一点构词法。初学者对构词法还没有什么感觉。学过1000词之后,就应该开始考虑构词的规律问题。教师上课时常常讲几条构词法;教科书上也常附录着词的常见前缀和后缀;有些词典上也附录着有关词汇的知识。这些都可以参考。应该说,词汇量越大,对词汇构成规律的认识越深刻,学习新词就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