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作为古蜀鱼凫文明发源地,上风上水,自然成为自流灌溉的第一受益者。发达的灌溉、肥沃的土地,使得温江成为富饶之地。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医药基地,西南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教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温江城市形象宣传片,一起来欣赏吧!
土地资源
根据2016年12月温江区人民政府官网显示,温江区土地总面积41.42万亩(二调工作面积),其中:农业用地23.3165万亩;建设用地16.5811万亩; 未利用地1.5235万亩。
植物资源
温江区为平坝农业区,除金马河滩外,主要为人工植被类型,可分为由“四旁”作物等构成的农耕区人工植被,和果园、基本没有成片林业用地,地面植被植树及随季节变换而覆盖地表的农院宅等种植果木、花卉、竹子等形成的园林人工植被。
截至2016年3月,温江区森林覆盖率达20.18%,绿地率38.1%,绿化覆盖率41.86%;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71%和41.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33平方米,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3%。
温江区境内自然条件较好,适宜多种树木的生长。据民国《温江县志》记载,全县有用材林木21种,薪炭林木3种,花木果树43种,竹类10种,共77种。解放后引进了桉树、法国梧桐等树种,柏、楠、银杏等昔日主要造林树种,现已成为次要的造林树种,柘、皂角、红豆等树已不多见。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现有林木(包括花果竹类)共约58科156种。用材树种和薪炭林木主要有桉树、香樟、水杉、干丈、桤木、麻柳、苦楝、法国梧桐、柏树等30余种。
经济林木有桑树、杜仲、黄柏、厚朴、漆树、核桃、板栗、乌桕、柿、棕树、五倍子等。花卉品种繁多,主要品种有菊花、茶花、月季、牡丹、梅花、桂花、樱花、玉兰、白兰花(黄桷兰)、兰草、含笑梅、木香花(七里香)、杜鹃、乌柿(金弹子)、茉莉花、贴梗海棠(贴足海棠)、垂丝海棠、六月雪、晚香玉、夜来香、水仙、玫瑰、紫荆、紫薇等。
果木有桃、李、杏、梨、苹果、橘、橙、柚、石榴、樱桃、葡萄等。竹类有慈竹、斑竹、荆竹,白夹竹、毛竹、硬头黄、凤尾竹、紫竹、刺竹、苦竹、箬竹共11种。
2016年,温江区栽植的主要树种为桉树、千丈、桤木、麻柳、苦楝等速生、丰产树种,分别占现有树木总数的27.3%、27%、10.6%、10.2%和8.5%。法国梧桐、香樟、水杉等栽植亦较普遍。属重点保护珍稀树种的有水杉、杜仲、银杏、厚朴、红豆木等,但为数不多。
动物资源
温江区由于无山无丘、植被稀疏,且人口稠密,因而不适于大中型野生动物栖息繁衍。
民国《温江县志》列出全县家养及野生动物77种。貉、鼬獾、林麝、水獭等已多年未见,乌鸦、老鹰、猫头鹰已濒于绝迹,蛇、猫大量减少,致使鼠害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温江区主要饲养及野生动物共有百余种,饲养动物以家禽家畜及池塘养鱼为多,主要有鸡、鸭、鹅、兔、鸽、蜜蜂、桑蚕、猪、水牛、黄牛、奶牛、马、驴、骡、山羊、狗、猫等,池塘养鱼以白鲢、鲤、鲫、草鱼为大宗,近年又引起了尼罗罗非鱼、日本白鲫、草胡子鲶和国内试验推广品种如兴国红鲤、东北银鲫等,全县常规养殖品种近20个。
近年也有人工养殖黄鳝、鹌鹑、蚯蚓及地乌龟,但不普遍。作为观赏而养殖的动物有金鱼、画眉、相思鸟及外地引起的鹦鹉等。
温江区野生动物以鸟类和鱼类居多,鸟类主要有黄鹂、喜鹊、啄木鸟、画眉、相思鸟、白头翁、斑鸠、伯劳、八哥、秧鸡、黄鸡婆、凫、鸢、大杜鹃、燕、鸬鹚、麻雀、偷雀、地麻子、点水雀、竹鸡子、乌鸦、猫头鹰等。
鱼类主要有桃花鱼、白漂鱼、黄颡鱼、黄勒丁、泥鳅、沙翁子等,此外,还有乌龟、团鱼、河蚌、虾、河蟹等水族动物。其他野生动物主要有蚓蚯、蚂蟥、田螺、蜈蚣、蟋蟀、蜻蜓、蝉、蟾蜍、青蛙、蛇、蜥蜴、壁虎、蝙蝠、巢鼠、黑线姬鼠(华北亚种)、黄胸鼠、大足鼠、褐家鼠、小家鼠(华南亚种)、黑腹线鼠等。野猫、野兔、野鸭、黄鼠狼等不多见。
水能资源
温江区水资源总量6.2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534亿立方米;地下水1.70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42亿立方米温江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40.94%。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地表水资源量开发利用率仅为3.85%,主要靠都江堰工程引入岷江水量供水;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开发利用率约为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