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的标准流程

发布时间:2017-03-28 00:00:00 编辑:胡萍 手机版

  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流程表现为体验学习圈: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但从人们的认识规律来看拓展训练结构的理论涉及人的感知的体验、分析综合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行动等各个侧面,其三者关系是:活动体验(感知)—综合分析—(认识)—解决问题(行动)。以上关系在拓展训练中具体表现为五个既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标准流程:训练—感受—分享—总结—应用。

拓展训练的标准流程

  (一)训练

  这是拓展训练关键的一步——体验。体验教育是拓展训练的专门术语,也是拓展训练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不可逾越的阶段。任何一个训练项目的开始都是学员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去经历一种模拟的场景,去完成一项任务,并以观察、表达等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拓展训练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体验型的实践活动,它可以与各种有不同理论背景的指导方法结合起来。拓展训练机构都可以根据受训团体的预定目标来制定训练课程大纲,也可以根据各自的环境和条件来设计训练课程大纲,而且还可以根据各种专家的立场去应用课程大纲。

  (二)感受

  学员在拓展训练中置身于模拟的场景时,容易得到最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全方位的、活性很强的、印象深刻的。每一位学员由于自身认识水平有高低、认识问题的角度或切入点不一致,在活动的体验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在这些不同看法的影响下,活动的结果有可能是成功的,也有可能是失败的。我们没有必要强调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但要引导受训学员从失败逐渐走向成功,要通过“成功”活动的体验,让学员有亲身感受,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而这正是拓展训练活动的魅力所在,也是拓展训练活动能够适应多种实用性问题和多种现实需要的主要原因,这一阶段中,受训学员可以充分表现,拓展训练指导教师只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规则,把握和控制活动进行的时间和节奏。

  (三)分享

  分享主要是采用回顾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让受训学员把自己的看法、感受与同伴分享。通过分享与交流使众人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从而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较清晰的轮廓。学员在拓展训练中多动脑、勤思考,就会获得亲身的体验与感受。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与同伴分享,这样,每个人都会从他人的回顾中得到数倍的经验,这也是拓展训练的一大魅力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拓展训练指导教师会鼓励学员积极地发言,灵活运用提问等技巧引导大家的思维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群策群力,使众人的观点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总结

  通过分享,我们对拓展训练的体会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把人们已获得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拓展训练指导教师就要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把学员的认识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此时,作为拓展训练的指导教师就应按拓展训练预定的培训目的进行讲解和点评。这时进行理论讲解,就使得有了亲身体验的学员比较容易听进去了。拓展训练指导教师自身的理论 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拓展训练的整个效果,这是拓展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组织活动项目几乎人人都会,讲解与点评才真正反映出一个拓展指导教师和一个拓展训练机构的质量水平。讲解漫无边际,胡谄乱编,往往会降低训练的效果,让训练流于形式,甚至会引起受训学员的反感和受训单位的不满。讲解清晰、有理论深度是对受训学员前一阶段所获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体验的强化,可以帮助受训学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一个质的飞跃,达到训练的预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拓展指导教师对受训学员的表现和认识程度的肯定性评价与他们的感情有着很深的关系。人们由于自身价值得到认可,并通过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自尊感情,往往可以激发个人潜能,形成良好的团队心理气氛,使团队凝聚力得以增强。这一阶段是将受训学员的体验上升为理论,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此过程中,指导教师重新突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是活动的灵魂和核心。

  (五)应用

  点评结束还并不能称之为万事大吉,要启发受训学员将拓展训练中所获得的经历体验和理论认识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与运用,这才是受训单位的初衷与最终目的,这也是拓展训练的延伸。这个过程是完成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用来指导实践的循环上升的过程,是在培训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由学员自己实现的。这也是拓展训练的终极意义所在。此阶段,拓展训练机构应做好后期回访工作,验证训练效果,对提高拓展指导教师的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已影响86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