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到十年间,世界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互联网思维盛行了,拇指一族稳坐山头了,MSN退出了,微博大V低调了,数以亿计的民众成为智能手机控、微信控,低头、低头、再低头。睡前的最后一件事,要么被举起的iPad砸中鼻梁,要么被智能手机击中眼睛;醒了的第一件事儿,以前带眼镜的人是找眼镜,现在是不戴眼镜先摸手机读微信。
面对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成为时间的俘虏呢?下面从战略上和战术上分别谈谈如何管理时间。
所谓战略,就是方向性的,如果方向把握不对,越是高效,反而离目标越远,还不如原地踏步呢。用战略思维来管理时间,我着重谈三点:
其一、回归到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是平衡好谋生手段和生活本身。一天当中,除去睡眠的时间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怎么知道自己睡多长时间合适?试探每天减少15分钟,先借助闹钟把自己叫醒。睡眠是否足够,唯一的检验尺度是看第二天的工作学习生活累不累、困不困。
如果答案是“否”,可以继续缩短15分钟的睡觉时间。如果困得不行,说明睡少了,再加回15分钟试试。经过反复试探,稳定一段时间,进而做到不用闹钟而自然醒。换言之,这个原则是在不损害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睡眠的时间,也便相当于延长了有效的生命。
其二、自力与自律。
要牢固树立“以加班为耻辱和以拖延时间为耻辱”的理念,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每项工作。特别对打工者而言,公司本质上是购买你清醒着的、可以付诸于高效思考和行动的8小时。要对自己约法三章,把8小时高效地利用起来,不能一会儿瞅瞅微信,一会儿东拉西扯。
遵循你的生物钟,把办事效率最佳的时间用在优先要办的重要事情上,同时,间歇休息,使自己始终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克服“拖延症”,养成“现在就做”的习惯。尤其是重大事情,要尽早准备起来,这样,才不会在日期临近时措手不及、手忙脚乱。所以,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比什么都管用,毕竟,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扇从内开启的门,只有自己才能打开它。
其三、借力与他律。
前面提到的借助闹钟起床,就属于借力。研习佛法的打坐和念经,实际上也属于借力,而真正自律的高人,不用念经,照样成为高僧和佛陀。对于微信控的人,只要借助一个老式诺基亚手机,便可约束自己,规定与人相处时,只带老式手机,由于无法用微信,从而专心致志地工作、生活、学习和玩耍,做到:抬起头来,重新做人!
尤其是在自己还没有达到完全自律的时候,借助他人或是工具的帮忙来约束自己,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通过多管齐下,从而把时间用在真正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事情上。
接下来,再谈谈在战术层面上管理时间的方法。也谈三点:
其一,用好时间管理矩阵。
把时间按是否紧急和是否重要划分为四个象限,将自己手头的工作任务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平时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重要且不紧急事情的计划和准备上,这样可以减少来自紧急且重要的事情的压力。
其二,记录事件清单并排出优先次序。
将事情纪录在纸上或者手机记事本上,让脑子空出来,不必费神记忆,这样可以随时清醒地应对突发事件。一般来说,只将时间的70-80%计划好,这样一方面可以用来应对各种打扰和无法预期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腾出时间来思考,防止“碌碌无为”。
其三,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进行授权。
凡事不必事必躬亲,只做“离了你不行”的事情。尤其对于那些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最适宜授权他人代劳。请注意,授权不是一甩了之,下属干不好依然是你的责任,所以,要明确被授权对象的责权利,并给予资源支持和适当的灵活度,以取得共赢。
总之,进行时间管理的实质是自我管理,需要你订立目标、权衡轻重缓急、妥善分配时间、自我约束加上他人监督并持之以恒。每个人生命的长度不能由自己掌控,但通过善用时间、提高效率,也就相当于增加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通过立体化地使用时间,你的一天就有可能过成别人的两天,你的生命也定会由此绽放出更多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