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6-01-18 00:00:00 编辑:肖兰 手机版

  摘 要:舞蹈教育是一种人体艺术,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品。通过舞蹈教育能培养少儿的节奏感、韵律感增强少儿的体质,陶冶少儿的性格,是对少儿进行审美教育比较理想的方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少儿工作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少儿舞蹈;舞蹈教学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与情感。通过舞蹈教育能培养少儿的节奏感、韵律感增强少儿的体质,陶冶少儿的性格,是对少儿进行审美教育比较理想的方式。

  少儿是人生最美的时期,性格活泼,好奇好模仿,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如何针对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辨别美与丑的能力?这是少儿舞蹈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少儿舞蹈教学与选材

  选材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选材不当,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是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包括学习内容、目的,学习训练应达到何种程度、教学内容要从何入门是有科学依据的,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准备自己的教学大纲。二是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对少儿舞蹈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更要考虑他们的身体数素质和表演素质。因此学习的目的要有针对性,少儿舞蹈必须是少儿的,亦即少儿天性的写照,不要人的痕迹,或表现少儿的天真稚气、纯洁可爱,或表现少儿好奇执著。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要以符合少儿自身素质的训练为目的,尽量从专业角度上达到效果,尽可能达到学生所需求的舞蹈形体的完美。三是要有规范性和全面性。在少儿舞蹈教学中,不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能缺少基础训练这门课程,我在教学中比较突出基础训练的内容,把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民族舞律动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每堂课共分三个时间段进行。第一段上把杆芭蕾基训和中国舞基训相结合;第二段上地面基础技能、古典身韵组合,简单训练含、腆、俯、仰、拧、倾的韵律,充分开发身体语言;第三段是中间训练,结合各族民间舞以及地方民族舞素材,吸收现代舞动律、芭蕾形体训练、中国舞身段组合等内容进行规范性训练,为少儿全方位发展奠定基础。

  二、增强少儿舞蹈教学的趣味性

  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必须按着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例如:头、肩、腰、胯、膝、踝各关节的灵活性练习,各种脚的位置单一训练都是有其科学性的,是应该训练的。但如果让孩子按专业演员训练那样单一训练,他们就会觉得乏味,失去了练习的兴趣,训练效果不会好。

  少儿舞蹈本身就是游戏的一种高级形式,因为少儿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主要的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所以根据这些特点,少儿舞蹈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无疑应当摆在首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选择孩子们所熟悉喜爱的题材来用于舞蹈表现,教学内容也要符合儿童天性的特征来设计,以至于他们不仅能够在枯燥的训练中达到训练目的,还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如上基训课,训练时间稍为长一点,学生就觉得很厌烦,坚持不住,一旦上带有表演性质的游戏动作,如模仿动物神态、幽默夸张的舞蹈动作,学生们就特别来劲,这堂课还没上完就问老师下堂课还做舞蹈游戏吗?说明这样的教学法含有趣味性的成分,很符合少儿的生理特征以及心理需求,孩子们学习兴趣很高,从兴趣中再进一步引导进入系统化训练。这样的舞蹈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使之与教材所反映的"语境"产生情感共鸣,那么,知识技能的训练与趣味性处于和谐统一的境界,就把干巴巴地传授知识训导技术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愉快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因此少儿舞蹈教学要增强趣味性,所谓的“趣味性”是要在舞蹈训练当中去体现的,不能纯粹地游戏,也不能枯燥地训练,两者如何结合,实际上是对一个教师最大的挑战,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要继续摸索和探求的一条道路。

  三、积累舞蹈素材,丰富舞蹈“语汇”

  少儿舞蹈教学与少儿舞蹈创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鱼和水,教员兼编导、编导兼教员成为一体,有利于少儿舞蹈艺术的训练和表演能力的培养,通过舞蹈创作把基础技能和技巧更加完美地展示出来,这也使舞蹈创作更加有的放矢。因此,作为少儿舞蹈教师要随时随地收集舞蹈素材(包括生活素材)。

  素材的积累不单是积累一些成品的少儿舞蹈内容,而是广泛地积累各种素材。比如各种民族舞蹈,像朝鲜族舞蹈稳中带柔,队形变化流畅,服饰艳丽;汉族舞蹈动作精巧,神态美丽俏;藏族舞蹈舒展豪放,棉柔有力;傣族舞蹈轻灵飘逸,玲珑秀美;新疆舞蹈尤其优美,热情奔放,潇洒妩媚等等。

  作为一个少儿舞蹈教师应该广泛地了解民族舞蹈的音乐特点的动作特点,注意它的结构编排和服饰特点,从民族艺术保库中吸取精华,在自己创作时才能毛塞顿开,找到灵感,从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叶昌.审美教育模式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孙颖.浅谈少儿舞蹈艺术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1).

本文已影响135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