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沂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任务,按照《临沂大学“十三五”专项规划和学院发展规划编制方案》要求,结合商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临沂大学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如下: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创新创业型大学办学体系形成的关键期,是转型发展和内涵提升的攻坚期。商学院必须抓住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现有发展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形势,明确定位,真抓实干,为实现学院发展再创新高而不懈努力。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商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科学管理,持续优化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十二五”总体目标基本实现,取得主要成绩如下:
1.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在过去五年中,商学院党委不断加强班子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各项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极大提高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师资队伍逐步优化。在过去五年中,商学院新增副教授6人,新进教师13人,新增博士学位教师11人,有14人考取在职博士,目前商学院已获得博士学位共15人,在读博士6人,高级职称比例29.34%。
3.学科建设初现成效。现有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特色专业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2010年以来,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纵向科研项目12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8项、国家红色旅游办公室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软科学项目8项、山东省教育厅等厅级项目8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临沂市社科规划项目87项,发表学术论文81篇,纵向课题经费179.3万元。服务社会的横向科研项目26项,经费291万元。
4.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成绩显著。2014年新上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立项并完成省级教学改革立项1项;完成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2项;有12人分别获得教学能手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二、三等奖;建成校企、校地联合人才培养基地7个。
5.社会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五年来,商学院坚持“服务地方,引领社会”的指导思想,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享、共赢。7人到临沂市商城管理委员会、蒙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临沂化工市场等相关单位挂职。为华盛江泉集团、莒南县供电公司等企业进行中高层管理者培训。与临沂市中小企业局合作,为部分企业进行了员工培训。承担了恒信木业公司、蒙山旅游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项目。编制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规划、沂南等县区的旅游规划等。
6.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过去的五年中,商学院高质量就业率位列全校第一,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达 97.84 %。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3项。公开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37篇,申请专利1项,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6篇。成立了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入驻学生创业项目85个。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成绩喜人。获国家级特等奖60人次,一等奖133人次,二等奖60人次,三等奖36人次。获省级一等奖23人次,二等奖52人次,三等奖71人次。
(二)环境分析
当今时代,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前景渐趋清晰。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体现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中高速增长特征,经济发展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对人力资本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山东作为处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大省,“十二五”末生产总值已达到6.3万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因此,作为鲁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面临新的契机。在人才培养方面将继续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瞄准国际国内人才需求,加强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合作,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宽广的出口。
此外,临沂作为山东省规划的三大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区域经济尤其是涉外经济与贸易、商贸物流业、旅游业发展迅速,商贸物流之都的地位更加巩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正在加速形成,因此需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从具体数字看,2015年,临沂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20亿元,位居全省第7位;增幅10.4%,位列全省第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数量均位居全省之首。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成为山东省第6个、全国第29个工业产值跨入“万亿级”的地级市。“十二五”末,临沂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实现3200亿元,年均增长21%;出口总额、物流总额、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达到60亿美元、2.6万亿元和11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全省首位。良好向上的经济发展态势能够吸纳大量、高层次的经济管理类人才。2015年临沂市接待游客5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0亿元,A级景区116家,其中蒙山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区。星级饭店48家,旅行社94家。2016年临沂市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与临沂市区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相比,临沂市经济管理类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尤其在当今临沂经济跨越式发展、商贸物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MBA、MTA为代表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更是存在较大缺口。因此,“十三五”期间,商学院将在继续推进现有专业发展基础上,新上市场营销、管理科学与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力争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临沂大学“十三五”专项规划和学院发展规划编制方案》、《临沂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提出商学院“十三五”发展“一二三”战略,即打造一大特色——商贸物流,整合两种力量——教学与团学,依靠三项抓手——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学科、社会服务团队。
1.打造一大特色。依据临沂区域经济社会要求和学校学科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商贸物流专业群建设,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方面打造商贸物流特色。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一流经济管理专家,按照“大师+团队”模式,组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通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财经应用研究课题等科学研究项目,培养面向商贸物流产业与企业的应用型人才,承担“临沂模式”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临沂商贸产业与企业管理创新、涉外经济与跨境电商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将商学院建成国内商贸物流领域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高地,建成临沂市政府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智库。
2.整合两种力量。整合教学与团学两种力量,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理顺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师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维护团结大局,形成凝心聚力、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干事创业的氛围。实施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服务发展意识、特色品牌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3.依靠三项抓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重点建设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做好工商管理硕士点申请工作;依托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社会服务。
(二)学院定位
1.目标定位:国内商贸物流领域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高地,临沂市政府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智库。
2.类型定位:经济管理类应用研究型。
3.人才培养定位:以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4.学科定位:依据临沂区域经济社会要求和学校学科发展战略,继续强化现有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形成新老结合、宽窄适度、文理兼备、经管融合、特色鲜明的商贸物流专业群。
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沂蒙,面向山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四)主要目标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为指导,以建设“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为核心,加强科学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在同类院校商学院中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具体目标如下:
1.学科建设
“十三五”末,将学院建成国内区域经济与商贸物流研究领域的学术高地,落实学校重点学科培优工程、特色学科培育工程、硕士点突破工程,力保区域经济学获批“十三五”省重点学科,力争获批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
2.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重点建设优势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积极推进应用专业群商贸物流群的建设,新上本科专业3个。加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培育,争取省级以上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校级项目25项。使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比例达到10%。建成大学生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孵化基地)5个;打造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优秀的创新创业精品课程5门。承担5个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示范项目。力争大学生国家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300人次,省级及获奖200人次。学生高质量就业率达到50%。
3.科研创新与学术创业
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发表社科五类以上学术论文35篇。科研经费到位60万元以上。
4.地方合作与服务
与临沂市商城管理委员会、临沂市商务局、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合作,力争在2017年前将商学院建成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以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研究团队为基础,不断提高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水平。
5.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专业行业领军人才1名,引进学科带头人1-2名,引进博士师资15名。专任教师博士比达到40%。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外派教师和管理干部国内外培训及挂职锻炼50人次。加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打造1个省内知名创新创业教学团队,2个校级优秀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0人入选学校创新创业导师库。
6.国际交流与合作
密切与已有国(境)外合作学校的联系,争取与2所国(境)内外高校实现学分互认,招收留学生10人,其中学历留学生2人。出国留学学生达到30人。
7.学院文化建设
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从精神、制度和物质层面全方位打造学院“商学”文化。2016年完成物质层文化建设,2017年完成制度层文化建设。2018年初步完成精神层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