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17-01-21 00:00:00 编辑:苏萌 手机版

  对于围棋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是在中国发展最广的艺术,是中国的国粹,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游戏之一。那么中国围棋的历史典故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故事,望大家能够喜欢。

  举棋不定

  公元前559年,卫献公得罪了大臣,上卿孙林父和亚卿宁殖发动了政变,推翻了 卫献公的统治,改立卫殇公为君,献公不得不逃到齐国去避难。十二年后,宁殖 的儿子宁喜当上卫国的左相,而卫献公也在齐国的帮助下占据了卫国夷仪这块地盘,并开始图谋恢复君位。卫献公派人找宁喜谈判,要求他废黜卫殇公而拥戴卫 献公,并以复位后让他独掌国家大权为条件。宁喜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卫献公 使者的劝说。卫国大夫太叔文子知道了这件事,说:“宁喜看待国君还不如下围 棋,日后定不能幸免于祸难。下棋的人举棋不定,就不能胜过对手,更何况安置 国君这样重大的事情呢?九代相传的卿相,到宁喜这里就要灭亡了,这是多么可 悲的事情啊!”宁喜后来果然被杀。这就是成语“举棋不定”的来历。——《左传》

  王粲复棋

  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博闻强识,过目不忘。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 局乱了,王粲凭着记忆,重新摆出了原来的棋局。下棋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 己的眼睛。他们用布把复盘的棋局盖起来,请王粲再重摆一遍。王粲胸有成竹, 第二次摆出了打乱前的棋局。下棋者揭开罩布,两下一对,不错一子。 ——《魏书·王粲传》

  费祎考棋

  费祎是三国时蜀国的大臣,聪敏干练,识悟过人,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政大权 主要由他掌握。公元245年,魏国大军直扑蜀境,形势万分危急。费祎奉命出 征,大夫来敏前来践行,希望与费祎下一盘围棋作为告别,费祎爽快答应。两人 对坐,来敏执白先行,招招都是强手。费祎神色镇定,防守得法。来敏见无隙可 乘,且棋势露出多处破碇,于是推盘认输,他恭贺费祎说:“大战在即,我所以 要和你对弈,其实是要看看你的胸襟气度。现在我相信,你是抵御敌人的最好人 选。”果然,费祎到前线后,坚壁清野,凭险固守,使魏军久攻不下,露出疲 态,再若强行攻击,必为蜀军所乘,不得已全线撤退。 ——《蜀书·费祎传》

  弈秋诲棋

  弈秋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棋手,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由于棋术高 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他有两个学生:一个诚心学艺,十分专 心;另一个大概只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 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 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 棋艺。所以孟子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这便 是成语“专心致志”的来历。——《孟子》

  巢毁卵破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断专行。朝中重臣孔融为人耿介刚直,多次 指陈曹操的不是,令曹操又忌又恨。建安十三年,曹操暗中授意属下诬告孔融图 谋不轨,判处其弃市之刑。孔融被捕时,他七岁的女儿和九岁的儿子在家里下 棋,有人通风报信让他们快逃,但他们不为所动,仍坚持下棋。他们说:“哪有 巢毁而卵不破的道理呢?”兄妹俩镇定自若的行为震动了曹操,他害怕此两人日 后为父报仇,于是下令把兄妹俩也给处死了。 ——《世说新语》

  顾师言镇神头势

  唐朝大中年间,日本国王子神头王来朝,皇上便集合各种艺人,摆上珍馐佳肴来 款待他。神头王非常喜欢下围棋,而且棋艺高超,在日本国从没输过。皇上命棋 待诏顾师言陪他下棋,且要赢他,以显大唐人才之盛。

  两人下到第三十三手的时候,还胜负未分。顾师言怕完不成皇帝交给的任务,便 凝神思考,很久才落下一子。神头王细视棋局,顿时瞠目结舌,投子认输。这一 招棋,后来被称为“镇神头势”。

  神头王输了以后,对接待他的大唐官员说:“陪我下棋的待诏,在大唐能排第 几?”顾师言本是大唐的第一高手,官员故意骗他说:“只排第三。”神头王 道:“我来大唐没有别的愿望了,只想见见贵国第一国手的风采。”官员回答 道:“王子您只有赢了第三,才能见第二;赢了第二,纔可以见第一。现在王子 连第三都赢不了,怎么能轻易就见第一呢?”神头王听罢,一声长叹:“原来小 国的第一,还不如大国的第三啊!” ——《太平广记》

  阮籍呕血

  西晋名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为人放诞,不拘小节,然而生性至孝。有一 日,他正和朋友对弈,忽然有人来报,说他的母亲病故。朋友提议暂时终局,待 他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择日再战。阮籍摇了摇头,坚持不肯,一定要先决胜 负不可。棋局终了,阮籍饮酒两斗,放声大哭,呕血数升,几乎丧命。——《晋书·阮籍传》

  王质烂柯

  东晋时,信安郡樵夫王质入石室山中伐木,见两童子对弈,便将斧子放在地上, 驻足观看。也不知看了多久,两童子顺手给了王质几枚枣核状物,王质吃下后遂 不觉饥饿,继续专心致志地看棋。一局棋尚未下为,一童子忽对王质道:“你怎 么还不回去?”王质如梦初醒,忙去取斧子,却发现斧柄全已朽烂不堪。回到家 里,物是人非,原来山中一局棋,世上已百年。——《太平御览》

  换子逐客

  唐代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吕元应一日正与门客下棋,送来了大量公文,要他立即 处理。吕元应拿起笔准备批复。下棋的门客趁机迅速偷换一子。哪知门客的这个 小动作,吕元应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复完文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与门客下棋, 最后门客胜了这盘棋。第二天,吕元应就请这位门客走了,谁也不知为什么,连 那位门客自己也不明其中原由。临行时,吕元应照例送了许多东西,以礼相待。 十多年过去了,吕元应终因重病不治行将离开人间,他把儿子、侄子叫到床前, 向他们讲述了十年前与门客下棋的那段往事,说,“当时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 并不介意,但由此可见此人心迹卑下,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交朋友 务必慎重。”说完,便与世长辞了。

  天元定乾坤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时有一个虬髯客张 三,为人豪爽仗义,心有大志,也想伺机起兵。他从朋友李靖处听闻了李世民之 才,希望能与其先见上一面再谋后计。双方相约在刘文静的府上会面,李世民应 邀而至,虬髯客张三见其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心里争霸中原之念已经消减了不 少,但终究他还是邀李世民在棋盘上切磋一番。张三一坐定就抓起四子摆在四个 角的星位上,嘴里还高呼一声“老虬四子占四方”。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心知肚明 对方的来意,他不慌不忙地执起一子,放在棋盘的天元上,朗声道“小子一子定 乾坤”。

  李世民棋艺远胜张三,虽然自动让四子,但他把第一手下在了天元,可谓始终掌 握主动。中盘过后,张三所占的四个角已被吃掉其三。当李世民又拿起一枚棋 子,要向最后一角发起进攻时,张三托住了前者的手,说道:“中原大地已归公 子所有,东南一隅,山高路远,就请公子交托于我。”后来,李世民开创大唐盛 世,张三自领十万大军渡海东征,当了扶余国的新王。——《太平广记》

  玄奘解棋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自幼喜爱下棋,家中收集有历代秘谱,他曾潜心研究,并能推 陈出新。当时,有一位国手曾问他有关围棋的问题,他精辟地说道:“棋盘象征 宇宙。天体由三百六十部分组成,所以棋盘纵十九道,横十九道。棋盘共三百六 十一目,那多出的一目就是天元,即黑星,意为‘太极’,表示宇宙的本体。三 百六十一是古代日历全年的天数,四个角分别为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分别表示 白昼和黑夜。棋盘和棋子就这样象征着天地。”那位国手听到对围棋的这番新颖 和透彻的解说,不由十分钦佩玄奘的学识。

  弈棋忘忿

  李讷是唐朝时高丽人,代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封陇西郡王。又曾任仆射之职,实 为宰相之职。李讷性情急躁,但酷爱下棋,下棋时神情安详,极其宽容温和。每 当他急躁得大发脾气时,家人就悄悄地将围棋放到他面前。李讷一见围棋便马上 和颜悦色,拿起棋子摆弄棋局,于是就把满腔怒气完全丢到脑后了。——《古今谈概》

  棋差一着

  宋太宗赵光义酷爱围棋,常宣棋待诏贾玄与其对弈。贾玄艺高出太宗不止一筹, 但为了不让天子扫兴,每次对局总是不多不少仅输一子。宋太宗也清楚自己是被 相让了,起先他并没有点破,可日子久了,便对这种“常胜”渐渐失了兴致。一 日,他下定决心,执意要让贾玄拿出真本事来与自己大战一盘。听闻圣意后,贾 玄自是连连推辞,但太宗另有高招——故意让贾玄三子。不过即便如此,贾玄还 是以精准的一路之差输棋。宋太宗失望之余马上要求再下一盘,并警告贾玄,若 是再输可就要革去官职了。

  第二盘棋开始,下到中盘时出现了一个“三劫循环”,双方都不能退让,按规矩 应判为和棋。面对这一结果,宋太宗要求再来第三盘,而且还加重了警告力度— —贾玄若胜,能获赐绯衣,倘不敌,便会被抛进污泥浊水中。www.weitaoy.com

  结果第三盘依旧和棋,因为贾玄被皇帝强迫性地让了三子,所以就算是输了。不 过待他被侍卫扔进荷花池后,突然又高呼了起来。原来,贾玄的手里头还握着一 枚子没算呢!见此情景,宋太宗不禁笑了起来,而后又赐予绯衣。——《古今谈概》

本文已影响876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