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否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账上却无法查到,或者金额不相符,或者是税务人员查账时,问题随处可见?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介绍下从填制凭证时常犯的错误、审核票据填制凭证时的误区,到填制凭证应有的素养及填制技巧。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会计票据填制凭证产生的误区总结,欢迎阅读。
一、填制凭证的坏毛病
1、不闻不问,埋头做账。典型表现:拿到原始票据,也不问清票据所代表经济业务事项的来龙去脉就做账。
2、根据单据种类做账。典型表现:凡是餐饮票都计入业务招待费。
做账时应该按业务的性质来确定成本费用的归集科目,而不是根据单据的种类来确定会计科目。如餐饮票可能是业务招待费,也可能是职工福利。
3、凭证摘要写得不清楚。典型表现:摘要要素不齐、含糊不清,有时连最基本的时间、人物、事项都不写。
4、凭证摘要写得太清楚。典型表现:无税务风险意识,摘要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5、将不同事项登在同一张凭证。
6、将多笔金额合并成一笔。典型表现:将多笔现金或银行存款合并成一笔记账。
尽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可以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记账凭证,但这是理论上的,实际工作中不可以,除非你想通过无尽的查账、对账来消磨你漫长的人生。
7、按报销单合计金额入帐,不按部门拆分。
8、金额错误时调整分录仅按差额调整。《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第五款规定:如果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
二、填制凭证的误区
误区1:所有的白条都不能入账
什么是白条?通常意义上讲,白条就是指在白纸上书写的收支证明(或收发证明)。很多财务人员认为所有的白条是不可以入账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支付对方是个人且不属于应税劳务的支出是可以用白条入账的,而并不需要发票。如:
① 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偿、赔偿费用。
如拆迁赔偿、青苗补偿费;但需有相应的赔偿协议等证明文件。
② 独生子女补助、取暖费补助、防暑降温费等补助;
③ 抚恤金、救济金等福利补助;
④ 离职补偿;
⑤ 丧葬费;
⑥ 死亡赔偿;
⑦ 按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罚款。
可根据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仲裁机构的裁定书、双方签订的提供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协议、双方签订的赔偿协议等书面文件,作为记账的依据。
误区2:收据不能做为记账的凭证
凡是收据就不能做为记账的凭证?不是。有此观念的同志是将做账与税前扣除相混淆了,理由如误区1所述,不赘述。
凡是收据都不能税前扣除?非也。部分收据,如政府部门开具的专用票据也是可以税前扣除的。
误区3:收钱挂谁的账
正常情况下,是收谁的钱挂谁的账,但也有例外,如委托代收、委托代付的情况,这时就不能收谁的钱挂谁的账。故,填制凭证时一定要问清楚业务事项。
误区4:职工借款出差报账不开收据
职工借款出差,出差回来后,用票据报账,多退少补。不管员工是否交回现金,均应该开给冲账收据。否则,假如财务入账错误或将票据弄丢后,出差员工就有口难辩,无法证明自己借款已冲销。
误区5:采购付款给公司老板或员工
此种情况除非有A公司的委托收款证明,否则一旦A公司追索货款,将有口难辩,还得再付一次货款。
误区6: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需发票
此类补贴津贴,不需要发票。但是要注意个税问题。差旅费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具体标准按照财政部规定执行。而误餐补助要分情况对待:根据财税(1995)82号文件规定: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规定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