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2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宝理论的指导.
123.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124.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125.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26.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127.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28.1953年至l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2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30.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131.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
132.“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
133.直接影响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大法宝作用发挥的是:党的建设的状况
134.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政权的问题
135.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性文件是:《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又称《五四指示》
136.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13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38.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教育
13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0.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14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14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4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14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14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4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基于: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148.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149.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150.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15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52.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5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15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5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156.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5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58.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59.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0.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毛生理论
16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16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63.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它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16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16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16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6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68.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169.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170.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71.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发展
172.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7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74.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17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7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
17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科学发展
17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改革开放
17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18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8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182.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18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8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185.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86.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7.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18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9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192.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19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9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96.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197.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198.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99.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20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01.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20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20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04.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206.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0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8.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与合作
209.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21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2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1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216.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17.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219.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220.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221.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222.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22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2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225.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26.“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22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2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29.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230.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231.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23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233.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23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35.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成考专升本《政治》相关文章:
1.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含答案)
2.2016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3.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4.2016成考专升本《政治》时政练习题及答案
5.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前押题及答案
6.2016成考专升本《政治》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7.2016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必看考点汇总
8.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时政强化试题及答案
9.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提纲
10.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