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夏令营的变质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30 00:00:00 编辑:东浩 手机版

  夏令营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在短期内风靡全球。在美国、日本等国,甚至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而且被一些人称之为“青少年成长不可缺少的经历”。

  1992年,在内蒙古举行的一次中日青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孩子暴露了在生存能力方面的诸多问题。中国青少年在某些方面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引发了国人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夏令营也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老百姓家庭经济实力的提升,暑期夏令营受到越来越多孩子和家长的青睐。不少旅行社和留学中介纷纷打出“游学牌”,设计不同的线路和内容,吸引学生报名参与。但是,夏令营受热捧的市场环境,也导致了夏令营价格的水涨船高。很多家长质疑:夏令营是不是已经变成了富家孩子的游戏?

  针对当前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国际夏令营增长见识,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锻炼英文口语能力的目的,记者暗访了一家“全国优秀营地”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教育培训机构。

  该机构推出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夏令营系列活动10余种,有名校交流考察、全真课堂体验、留学生活体验等等,不同的内容报价也有所不同。“与招生办代表互动交流,了解国外知名大学招生政策、申请标准,参观教学设施,亲身体验国外同龄人的校园生活和学术氛围,同时还可以体验当地商业文化,参观当地著名景点”。宣传活动册上夏令营的活动内容极具吸引力,但是价格也极具“威慑力”:10~20天的行程不等,报价最低都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平均报价4万元,个别行程报价甚至高达6万元。

  名不副实:夏令营“坑”你没商量

  一位学生家长曹先生告诉记者,今年高考结束后,他原本打算给孩子报一个暑期夏令营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放松一下,另一方面也可以出去增长见识,为未来可能的留学生活做铺垫。但是当他了解到夏令营的报价后,不禁犹豫了。曹先生说,并不是家里承担不起如此高额的费用,而是他考虑一个10多天的短期夏令营,究竟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北京市民李先生的儿子高考后,参加了一次美国东海岸的游学夏令营,10天时间花费2.8万元。李先生的初衷是想让孩子出去长长见识,提高一下英文口语水平,但结果却令他有点失望。“10天的时间,真正待在美国大学校园的时间只有5天,也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下校园环境,匆匆听外教介绍了一下本校的办学特点。”

  李先生觉得,这次活动虽然名为游学夏令营,但实际上行程跟普通旅游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有一半时间是跟国外学校的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另一半时间参观免费景点和城市风貌,几万元的夏令营费用着实花得有些冤枉。”

  如今,相比国际夏令营数万元的高额消费,国内线路的夏令营价格也不便宜。记者在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了解到,用“素质拓展”、“名校体验”等字眼吸引家长眼球的夏令营,价格也是动辄数千元。

  记者从国内一家青少年成长训练营网站上看到,中、小学生“北京生存拓展体验夏令营”,6天时间的费用是3280元;名为“少年北京征途”夏令营,5天时间费用为2500元;为期28天的“中学生军事蜕变夏令营”,价格更是高达9000元。而记者在北京某大学了解到,大学生入学后通常都要参加军训,一般时间在两周左右,但所需交纳的费用基本在200~500元范围内。

  监管成真空:呼唤健康有序的夏令营

  夏令营这一行业到底有无门槛?收多少钱,谁说了算?针对当前国内夏令营机构收费畸高的现象,记者特地查询了一些相关方面的政策及规定。

  2012年5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通知》第四条规定,“主办单位要全面做好组织工作,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原则上不组织低年级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

  针对国家4部门的上述《通知》,有相关教育界专家表示,该《通知》对于具体的监管责任并未作出明确界定。夏令营不同于基础教育,其本身是属于一种可选择的消费行为,也没有被列入“政府定价目录”,其价格实行的是放开的市场价。因为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也没有专门的权威机构对此加以监督和管理,导致现在的夏令营市场比较混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由于组织夏令营活动的组织机构众多,这就存在多头监管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和工商部门应联手加强监管。政府物价部门有关人士也表示,政府部门应加强依法行政。物价部门目前虽然无权对高价夏令营强加干预,但是对于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等行为,物价部门应予以打击。

  相比20年前的中国夏令营市场,如今的市场百花齐放是好事,多元化的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有了更多丰富多彩的选择,也给了他们更多锻炼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但是,本该是一项公益色彩浓厚的学生假期活动,近年来却成了部分商业机构追逐利益的工具。在利益驱使下,名目繁多的夏令营大打“擦边球”,致使夏令营市场鱼龙混杂。面对这种现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该负起监管职责,对夏令营活动实行必要的审批把关,杜绝乱组织、高收费现象,为夏令营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本文已影响872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