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安全管理就是保证人的生命财产不受到伤害及施工的机械设备不受到损害,施工单位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具体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没有从新来过的机会,所以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也属于我们的家庭,属于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所以为了更好的预防施工安全事故,我们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提高施工安全生产而共同努力。
1 安全管理规划
安全管理人员入场后应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况,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分析本工程岩石等级及周围地质环境,辨识本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源,(如遇到4、5类岩石可能出现坍塌、遇到河流时可能涌水等)并针对危险源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及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2 安全教育
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增加安全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使安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应定期的进行安全知识培训;项目领导班子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应积极配合安全部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班前“五”分钟教育活动,班组长及班组安全员积极帮助员工分辨工作中可能潜在的危险源,时刻提醒员工要绷紧安全这根弦,不要松懈。对新入场、转场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工种做不同的教育方案,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和岗后取证的行为;必须保证安全教育要覆盖到每一个角落,普及到每一位员工。
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多由企业内部职工、新分大学生及农民工组成,一般内部职工及新分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所以他们的安全意识较高,能够自觉遵守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但是作为施工现场的农民工,首先是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是在施工现场作业面的流动性较大。因此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工种做不同的教育方案,使员工快速的接收安全教育知识。
3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建立规章制度也能有效控制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要将安全生产事故降到最低需建立以下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承诺书、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风险评价控制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安全用电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进洞挂牌制度、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工器具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管理制度、仓库管理规定、巡回检查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防尘防毒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及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禁火禁烟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规定、生产专项应急预案、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安全管理要做到落实责任,强化管理;要做到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不安全行为;要做到对危险源的控制管理;要做到有奖有罚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防范意识。
4 加强职业病的防治管理
企业内所有人员包括:职工及协议工上岗前都应该持有体检证明,证明职工及协议工上岗前身体是健康的。在洞内施工可能引起矽肺、水泥尘肺、电焊尘肺、电光性眼炎、有害气体中毒、噪声聋、手臂振动病等职业病危害,所以想要保证员工不受到这些职业病的危害,加强洞内通风排尘工作,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积聚。在噪声较大的场所应佩戴防护耳塞、耳罩;振动作业应佩戴防振手套;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应佩戴防毒面具,不可时间过长。对可能产生职业病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施工中应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职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劳动保护用品齐全,
5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巡查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如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应立即制止,情节严重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工具及设备进行检查,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工具,发现施工设备存在异常的应立即停机修理。对高处作业人员检查安全带是否佩戴,杜绝有高处作业佩戴安全带不挂现象发生,对起重设备吊装、重点工序施工进行旁站监督等。安全巡查是一种安全动态管理,它涉及到施工现场的全部工作内容,这种管理可以很好的管理施工现场,把安全隐患扼制在摇篮中。
6 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职安全人员每周应定期对洞内进行隐患排查,排查应按照不漏环节、不留死角、不漏点、不漏面的原则,严格排查;查出隐患必须登记在隐患检查记录台帐上,针对查出的隐患应立即整改,在整改的过程中应有专门的安全人员监督。同时对发现的隐患作出通报,提醒员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定期对整改过的隐患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