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认证基础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6-10-19 00:00:00 编辑:嘉辉 手机版

  一、 考试要求

  了解Linux的背景和特点;掌握Linux 发行版本和内核编号;

  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方法;

  掌握Linux系统的文件类型及目录结构;

  熟悉磁盘分区的基本知识及其与系统安装的关系;

  了解Linux平台上的编辑器知识,掌握pico和vi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Linux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掌握用户和组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及打印管理;

  掌握shell环境变量的设置和使用及基本输入输出方法;

  掌握bash的基本操作;

  掌握使用RPM工具管理软件包的方法;

  掌握常用软件源代码包的编译安装方法;

  掌握内核的配置、编译和安装方法;

  掌握内核模块的编译和安装;

  理解系统启动过程和运行级别;

  掌握对用户和组进行磁盘配额管理的方法;

  掌握设置任务周期性自动执行的方法;

  掌握分析日志文件的方法。

  二、 考试范围

  1.UNIX起源

  1.1 Unix起源

  1.1.1 Unix的起源与发展

  Unix的发展、UNIX目前的分支情况

  Unix的开放性

  1.1.2 开放源码OS的发展

  BSD系列操作系统(NetBSD、FreeBSD、OpenBSD、Darwin、DragonflyBSD)

  1.2 GPL与Linux的诞生及发展

  1.2.1 Linux的诞生

  Linux第一个公开版的发布

  Linux的标志与发起人

  1.2.2 GNU与GPL/LGPL

  GNU(宗旨、提供的软件)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目标及实现的途径)及对Linux发展的作用

  1.2.3 Linux的发展

  Linux的发展过程

  目前Linux的使用状况

  1.2.4 Linux的发行版和内核

  Linux内核版本的命名规则(主版本号、次版本号、末版本号)

  Linux内核版本的类型(开发版、稳定版)

  目前Linux内核的稳定版

  Linux的发行版本(RedHat Linux、Novell/SuSE Linux、Debian Linux、红旗Linux)

  1.3 Linux与Windows的基本比较

  1.3.1 功能性的比较

  防火墙功能

  数据库方面

  Web/FTP服务器方面

  邮件服务器方面

  目录服务方面

  1.3.2灵活性和易用性的比较

  2. Linux系统安装

  2.1 Linux/Unix管理模式

  2.1.1 Linux基本结构

  Linux内核

  运行期库和系统程序

  Shell(Bourne Shell、BASH、Korn Shell、C Shell)、目前redhat所用的shell类型

  实用工具程序

  2.1.2 Linux的文件系统与目录结构

  文件系统(Linux缺省的文件系统和可以支持的文件系统)

  文件与文件名(文件的命名规则)

  文件的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特殊文件)

  目录结构(工作目录与用户主目录、路径、Red Hat Linux 9的目录结构)

  2.1.3 Linux/Unix的基本配置原理

  Linux/Unix的基本配置原理

  Linux与基本系统信息和系统管理相关的配置文件

  2.2系统安装的准备

  2.2.1 Linux概述与系统安装

  Linux系统的基本结构

  不同文件系统在硬盘上的分布

  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配合

  2.2.2 磁盘分区知识

  分区的概念及其作用

  分区的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

  Linux分区的表示(/dev/xxyN)

  Linux磁盘分区装载

  Linux下应具备的基本分区(swap、/boot、/)、如何设定各分区大小

  Linux的目录结构及各目录的主要内容

  2.2.3 选择安装方式

  CD-ROM安装

  NFS安装

  硬盘安装

  FTP安装

  HTTP安装

  2.2.4 创建安装盘

  使用rawrite工具

  使用dd命令

  2.2.5 系统引导程序

  LILO(工作原理、特点)

  GRUB(特点)

  2.2.6 网络配置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手工方式

  2.3系统安装与登录

  2.3.1 安装过程

  安装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配置

  安装类型(工作站、个人桌面、服务器、用户定制)

  2.3.2 系统登录

  用户名和口令

  3.文本编辑

  3.1 Linux编辑器概述

  编辑器的作用

  Linux提供的编辑器(ex、edit、ed、vi、emacs、pico等)

  设置系统的缺省编辑器

  3.2 Pico编辑器

  3.2.1 Pico的特点

  Pico编辑器的特点

  Pico编辑器的功能

  3.2.2 Pico的使用

  语法

  文本编辑(打开文件、使用+n和-j参数选项打开文件、编辑文件、定位查找)

  常用的操作指令(Ctrl+g、Ctrl+x等)

  3.3 Vi编辑器

  3.3.1 Vi的特点

  3.3.2 Vi的模式

  命令模式

  输入模式

  末行模式

  几种模式之间的转换

  3.3.3 Vi的基本命令

  进入与离开

  命令模式的编辑操作(移动光标、替换和删除、粘贴和复制、搜索字符串、撤消和重复、文本选中)

  文本输入模式中的编辑操作(进入文本编辑模式、文本编辑、退出文本输入模式)

  末行模式(退出命令、行号与文件、字符串搜索、文本替换、删除文本中的内容、恢复文件)

  3.3.4 Vi的高级命令

  分割窗口(分割窗口的方法和在不同窗口之间移动的方法)

  高级编辑命令(指令和范围)

  末行命令

  选项设置(:set命令)

  3.4 Emacs编辑器

  3.4.1 Emacs的特点

  3.4.2 Emacs的基本使用

  Emacs的命令控制键

  进入与离开

  文本编辑(基本的光标控制、插入和删除文本、复制粘贴)

  4. Linux常用命令及基本管理

  4.1 Linux命令

  Linux命令的分类(shell的内部命令、shell的外部命令)

  4.1.1 Linux命令格式

  4.1.2 Linux命令的参数

  4.1.3 获得帮助

  通过帮助选项

  使用man命令获得帮助

  使用info查看信息

  help命令

  4.2 文件系统操作类命令

  4.2.1 目录操作命令

  目录访问(ls、pwd、du、cd命令)

  建立和删除目录(mkdir、rmdir、rm命令)

  装载文件系统(mount、umount命令)

  4.2.2 文件操作命令

  访问文件(ls、find、whereis、grep、more、cat、less命令)

  复制、移动删除文件(cp、mv、rm命令)

  设置文件或目录权限(权限的类别和表示、chmod命令)

  文件的链接(ln命令、硬连接、软连接)

  4.3 打印管理类命令

  安装打印机

  卸载打印机

  打印管理(打印文件:lp命令、检查打印状态:lpq命令、删除打印机内的打印作业:lprm命令、禁用和启动打印机:disable和enable命令)

  4.4 用户管理类命令

  4.4.1 用户帐户管理

  添加用户(使用useradd命令、/etc/passwd文件格式、如何修改/etc/passwd文件)

  设置口令(注意事项、/etc/shadow文件格式)

  限制登录(chsh命令)

  删除用户(userdel命令、手工删除:修改/etc/passwd文件)

  4.4.2 用户组管理

  添加用户组(groupadd命令、修改/etc/group文件)

  为用户组设置口令(passwd命令)

  删除用户组(groupdel命令、修改/etc/group文件)

  修改用户组属性(groupmod命令)

  5. shell的使用

  5.1 shell环境

  5.1.1 shell的产生与发展

  shell的作用

  目前比较流行的shell(Bourne Shell、C Shell、Korn Shell、 Bourne again Shell)

  5.1.2 Linux Shell

  Bash的功能

  Linux Shell之间切换

  5.1.3 Shell变量

  命名规则

  本地变量(设置、引用:echo命令、清除:unset命令、查看所有的变量:set|more命令、其他变量设置模式)

  环境变量(设置、export命令、引用、常用的Shell环境变量:HOME、PATH、TERM、UID、PWD、PS1、PS2等、显示所有的环境变量:export命令、清除:unset命令)

  位置参数变量($0-$9)

  预定义变量($#、$*、$?、$$、$!、$0)

  5.1.4 shell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Bash的环境配置变量文件(/etc/profile、/etc/profile.d/*、/etc/bashrc、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profile、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rc)

  环境变量CPUTYPE、PATH、PS1

  Bash可以识别的转义字符

  5.2 Bash常用功能

  5.2.1 通配符

  *通配符

  ?通配符

  5.2.2 命令行自动展开

  自动展开命令(键)

  自动展开文件路径

  5.2.3 命令历史与命令重复

  命令历史(上箭头键、下箭头键、history命令、!!、!n、!string、!!:p、!$、+、+)

  命令行编辑功能

  5.3 管道与重定向

  5.3.1 标准输入输出

  文件描述符

  标准输入输出的使用

  5.3.2 重定向

  输入重定向(作用、<、<<)

  输出重定向(作用、>、>>)

  5.3.3 管道

  作用

  使用形式:命令1 | 命令2

  5.4脚本

  5.4.1 脚本的概念

  脚本的概念和优缺点

  shell脚本及其解释程序

  5.4.2 脚本运行

  在脚本程序的首行使用“#!”符号指定脚本程序的解释程序

  使用bash命令

  使用“.”命令

  使用exec命令执行

  5.4.3 基本脚本编程

  条件测试(使用test命令、使用中括号、shell常用的条件运算符)

  流程控制(if then else语句、for循环、until循环、while循环、case语句、break及continue语句)

  函数(函数的定义、在同一个文件中使用函数、在shell中使用函数)

  6. Linux应用程序安装与管理

  6.1 Linux应用程序基础

  6.1.1 Linux应用程序与命令的关系

  Linux应用程序的概念

  在Linux shell命令行状态执行命令的过程

  6.1.2 Linux应用程序的组成

  由可执行文件、配置文件、帮助文档、库文件组成

  6.2 RPM包管理

  6.2.1 包管理系统初步

  APT(软件包文件名的格式、安装、删除和更新软件包)

  RPM(RPM包的文件名格式)

  6.2.2 RPM包管理系统

  软件包的安装(安装过程、安装的命令格式、安装的主要选项)

  卸载软件包(卸载的命令格式、主要选项)

  升级软件包(升级软件包的命令格式)

  查询软件包信息(命令格式和选项)

  校验已安装的软件包(命令格式和结果分析)

  6.3 应用程序的编译

  6.3.1 开放源代码与应用程序的编译安装

  软件开发的方式

  开放源代码模式的目的

  目前存在的主要开放源码软件版权许可证

  6.3.2 应用补丁

  生成补丁文件(diff工具的语法)

  应用补丁文件(patch工具及其命令格式)

  6.3.3 编译前的配置

  configure脚本程序

  makefile.in文件

  6.3.4 编译与安装

  应用程序编译安装的过程

  make工具

  gcc

  6.4 库管理

  6.4.1 库的基本概念

  函数库的作用

  程序函数库的类型(静态函数库、共享函数库、动态加载函数库)

  6.4.2 库的安装与配置

  Linux的系统库目录(lib和/usr/lib)

  管理函数库(nm、nr、ldd、ldconfig命令)

  设置环境变量LD_LIBRARY_PATH和LD_PRELOAD

  7. Linux内核的管理与定制

  7.1核心基础

  Linux操作系统的功能

  内核的作用

  学习使用内核的好处

  配置与升级内核的作用

  7.2升级核心前的准备

  7.2.1 查看系统中的设备

  查看主机的CPU信息(查看文件“cpuinfo”)

  查看主机的PCI设备信息(lspci命令)

  查看当前的Linux操作系统所使用的内核模块(查看文件“modules”)

  7.2.2 核心源代码的获取与安装

  获取Linux内核源代码(从发行版中获得、从网络下载)

  安装Linux内核源代码(安装Red Hat Linux 9中RPM内核源码包及官方发布的内核源码包)

  7.3核心的定制

  7.3.1 模块的概念与作用

  内核模块的概念

  内核模块的作用

  7.3.2 内核定制的方式

  文本交互问答方式——make config

  文本窗口交互方式——make menuconfig

  图形窗口交互方式——make xconfig

  使用现有配置文件——make oldconfig

  7.3.3 内核定制过程概述

  Linux内核的定制过程

  Linux内核的配置选项

  7.4内核与模块的编译与安装

  7.4.1 编译、安装内核文件

  生成依赖关系(make dep命令)

  编译内核(make bzImage命令)

  安装新编译的内核(make install命令)

  7.4.2 更新配置文件

  查看新安装的内核文件(ls /boot/vmlinuz*)

  查看系统引导程序配置文件(grub.conf)

  7.4.3 模块的安装与管理

  编译内核模块(make modules)

  安装已编译的模块(make modules-install)

  查看已安装的内核模块及其目录(ls –l /lib/modules/)

  8. Linux系统管理

  8.1 系统启动过程与运行级别

  8.1.1 启动过程

  Red Hat Linux 9的启动过程

  8.1.2 运行级别

  Linux系统中的运行级别(0-6共7个运行级别)

  显示系统当前运行级别(runlevel命令)

  改变系统运行级别(init命令)

  系统服务程序在各运行级别的启动状态(用chkconfig命令查看服务启动状态、设置独立服务的启动状态和非独立服务的启动状态)

  8.1.3 系统初始化过程

  INIT进程

  INIT的配置文件(/etc/inittab)

  Inittab文件解析(id字段、runlevels字段、action字段、process字段)

  系统初始化脚本(rc.sysinit)

  8.2进程管理类命令

  8.2.1 什么是进程

  8.2.2 查看进程

  使用ps查看进程(ps输出中所包含的信息)

  使用top查看系统信息

  使用pstree查看进程树

  8.2.3 控制进程

  启动进程(手工启动、调度启动:at命令和corntab命令)

  改变进程的运行方式(用bg命令把命令程序调到后台、用fg命令把后台命令调回前台、用renice程序调整进程的优先级、用kill程序终止进程)

  8.3系统任务的定时运行

  8.3.1 cron的功能

  cron概述(概念和功能)

  软件包组成(“vixie-cron”软件包)

  cron服务的启动与停止(“service crond status”、“service crond stop”、“service crond start”、“service crond restart”、“chkconfig”命令)

  cron任务的格式(cron任务各字段的含义)

  使用crontab命令进行设置(查看及编辑用户的cron任务)

  8.3.2 cron的相关文件

  cron的启动脚本(/etc/init.d/crond)

  cron的配置文件和目录(crontab文件中的设置变量、任务脚本目录、用户cron任务配置目录/var/spool/cron/)

  帮助文件(包括cron服务、crontab命令和crontab文件的帮助)

  8.4日志管理

  8.4.1 日志的功能

  8.4.2 主要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的位置(/var/log/)

  日志文件的分类(两类)

  8.4.3 日志文件分析

  日志文件中每个消息的4个字段的意义

  8.5存储与备份管理

  8.5.1 空间配额

  磁盘配额中的相关概念(容量限制与文件数限制、软限制与硬限制、用户限制与组限制)

  设置磁盘配额的步骤(修改“fstab”文件、重新挂载文件系统、创建配额文件、设置配额)

  磁盘配额的命令(quotacheck、edquota、quota)

  8.5.2 文件的归档与备份

  使用tar命令进行备份(对文件和目录进行归档和压缩备份)

  查看归档中的文件列表(查看tar归档文件和压缩归档文件中的目录列表)

  使用tar命令恢复归档文件(恢复tar备份文件和压缩的tar备份文件)

本文已影响878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