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毕业后工作签证获取

发布时间:2016-12-23 00:00:00 编辑:园媛 手机版

  日本留学毕业生毕业之后如何获取日本工作签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

  留学生毕业后,即使留学签证的在留期限还有剩余,按照规定也不能继续留在日本。2004年,日本政府为了方便留学生毕业后在日本找工作,为留学生提供最长6个月的短期签证。

  具体的申请办法是,留学生本人在毕业以前到入国管理局申请3个月的“短期滞在”签证。留学生可以利用这3个月的时间找工作,如果在这期间拿到公司的内定(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向入国管理局申请工作签证。

  但如果不能在3个月时间内找到工作,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可以向入国管理局申请就职活动需要的3个月“短期滞在”签证。申请就职活动的“短期滞在”签证,需要比申请普通的“短期滞在”签证多提供一份毕业学校的推荐信。一般持“短期滞在”签证的外国人是不可以打工的,但是为了就职活动(找工作)而申请的“短期滞在”签证,也可以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书》,那样就可以一边合法打工一边找工作了。

  一个原本持“留学”签证的外国人,在取得了用人单位的《内定通知书》以后,就可以向入国管理局申请工作签证。申办时需要提交护照、外国人登录证明书等资料。入国管理局会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决定是否批准。

  关于就劳签证的申请资格

  外国人进入日本企业就职必须把【留学签证:留学ビザ】变更为【就劳签证:就労ビザ】。就劳签证的取得是以申请人的学历为前提条件。

  1、具有4年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外国人

  2、日本、中国或者其他国家正规4年制大学的学历都是有效的

  3、中国国内大专毕业,根据个人情况和企业状况,也有取得就劳签证的可能性

  4、具有中国国家级厨师资格、并且具备常年厨师经验,即使学历不符合要求,仍然可以申请技能签证,在日本的中华料理餐饮行业就职

  5、从日本的专门学校毕业,并且毕业时取得了【专门士】称号的外国人

  以上5种学历条件,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即可,对于取得学历的时间没有要求。来日本之前、之后取得的学历都是有效的。现在正在读语言学校,只要学历符合,并且找到了接收企业,也可以从语言学校毕业后直接申请就劳签证。现在尚未取得日本入境签证,只要学历符合,并且有日本企业接收,也可以在中国直接申请就劳签证。学历不符,但具备相关领域常年工作经验、高度职业技能或执业资格的外国人,根据情况也有取得就劳签证的可能。

  注:持有以下四种签证的外国人即使不符合学历资格,只要找到接收企业,可以自由就职,不需要办理就劳签证

  1.永住

  2.定住

  3.永住者的配偶者

  4.日本人的配偶者

  关于就劳签证的类别

  外国人被日本的企业录用之后必须根据工作性质、内容、职务、职位、会社的事业内容、自身的专业技能等等申请对应种类的就劳签证。就劳签证有15种这里仅列举最常用的4种就劳签证。

  1、技术签证

  (适用于理系、建筑、IT编程、设计开发、各种高度专门技术类职务))

  2、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签证

  (适用于文系、商务贸易、经济经营、翻译、行政管理、综合事务类职务)

  3、技能签证

  (适用于厨师、飞行员、体育教练员、宝石设计师等高难度技能类职务)

  4、企业内转勤签证

  (适用于从海外的日资企业分公司分部,调动到日本的总公司总部就职)

  关于就劳签证的审查基准

  找到了工作,并不意味着就劳签证100%确保到手,入国管理局会对申请人和企业两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基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申请人能够正常毕业,能够正常拿到学历学位

  可以提供学校发行的《毕业证明书》或《毕业预定证明书》等证明材料

  b.申请人已经被日本的会社正式雇用为正社员

  可以出具《内定通知书》或《雇用契约书》等证明材料

  c.企业承诺的税前基本月薪(第1个月)在18万日元以上

  (如果是比较小的企业,月薪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享有不低于日本人正社员标准的各种补贴福利保险保障)

  d.申请人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提供的职位,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例如建筑专业毕业,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

  (例如外语专业毕业,从事翻译、通译、导游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经营专业毕业,从事营业、管理、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e.企业的事业内容,存在着雇用外国人正社员的必要性

  (例如某国际贸易会社,需要雇用外国人正社员从事对外营业、海外出差等业务)

  (例如某外语培训学校,需要雇用英语或汉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讲师授课)

  (例如某中华料理餐厅,需要雇用有厨师资格的中国人厨师在厨房工作)

  注:单纯的体力劳动、或者日本人完全能够胜任的简单工作几乎不可能取得就劳签证

  (例如在餐馆端盘子洗碗、开大货车送货、在宾馆清扫客房等等)

  f.企业的经营损益状况、资本金规模、事业计划、从业员人数等等

本文已影响878
+1
0